星期二, 7月 12, 2016

新田荷花池發現的邂逅

到過新田拍攝荷花的,都知道要走到荷花較多的彼岸,就要沿新田村路走到塘尾,然後轉入一段塘邊小徑。泥徑兩旁雜草叢生,樹木東歪西斜,不單只沒甚麼景色可言,還夾雜着淤泥死水散發的氣味。因此,每次途經都是怱怱而過,心中只想着前面不遠處的荷花。直至有一次,發現原來可以用另一種目光來欣賞 ……

dcf-travel-img-21250
dcf-travel-img-21251

dcf-travel-img-21252

dcf-travel-img-21253

dcf-travel-img-21254

dcf-travel-img-21255

這偶然的發現,讓我想起畢加索的一句說話:「在繪畫中,尋找是無聊的,發現才是根本‧」這句話,對攝影同樣適合。

按一般見解,尋找是個過程,發現是尋找的結果。尋找,就是為了發現。然而,細心一想,兩者的關係並非必然。尋找,不一定有所發現。尋找是個帶有目的的過程,出發點就是要找得到合符期望的事物;例如要買到一個已經停產的鏡頭而走遍大街小巷。找到了鏡頭,買到了要尋找的,過程便完結了。然而這過程的完結,並沒有帶來新的發現;因為這鏡頭早已存在了。

曾幾何時,我們在網上看到別人在某地方拍攝的精彩照片,便不惜披星戴月,又或者千里迢迢,甚至千金一擲,尋找相似的景點進行拍攝。努力與金錢都付出了,拍回來的景像無疑是新的,不單只在自己過往的檔案中從未出現過,而且覺得足以媲美,甚至是超越前人;只不過,無論是對景物的觀點還是拍攝的方式,都沒有太大的改變,我們並沒有在這些景點中發現甚麼新的東西。我們背着大堆攝影器材說要去創作,卻原來,我們都只是去複製;複製別人的影像,複製自己的技術!

日前到香港文化博物館看了「他鄉情韻 — 克勞德‧莫奈作品展」,對畢加索這句名言體會更深。莫奈,以至其他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偉大之處,正正在於他們的發現;他們對色光表現手法的發現,為繪畫開拓了一個全新的領域。說起來,我們這班喜歡按快門、搞PS的,也應該為他們將科學的色彩理論引入視覺藝術,而衷心說聲感謝。

要有所發現,不可以依賴尋找,因為發現總是出乎意料之外的,在發現之前,你根本不知道會得到甚麼;依靠尋找而可以得到的,只會是早已被別人,或者被自己發現了的東西!

從這點而論,發現好比邂逅,是沒有相約的偶遇;那不單只是充滿喜悅的一刻,而且由此刻開始,展開了往後連串的期盼。

或者,畢加索的說話,換個說法更容易為人所理解: ── 尋找是無聊的,邂逅才是根本。

星期六, 7月 02, 2016

荷塘雖小,五景俱全 ── 楊屋村荷花池

 略大於一個籃球場的大小,密密麻麻的長滿了荷花,不縱不橫不直地穿插着幾道泥濘滿佈的田基小徑,這裡就是號稱香港三大荷花池之一的楊屋村荷花池;與其說是荷花池,不如說是荷花田,或者更為貼切。

楊屋村荷花池的最大特點,是花長得又多又密又近,所以拍友拍攝時可要特別小心,否則一不留神拿着長鏡頭轉個身,隨時會打掉一朵半朵荷花。花多,自然選擇多;花近,亦可以提供更多的取景角度。因此,在這裡拍攝荷花,不但低炒高炒左右炒悉隨專便,而且長焦、廣角、微距鏡頭都可以派上用場。難得的是,在這方寸之地,竟然還奢侈地保留着幾片平靜的水面,讓藍天白雲的倒影也可偶然停息。再加上旁邊種着幾株小樹的點綴,整個河花池,堪稱荷塘雖小,五景俱全。

為證明五景俱全並非誇張之說,因此,即使今個夏天只是分別於一早一午到過楊屋村兩次,但仍選出部份拙作,也順道藉此與同好分享半點淺薄之荷攝經驗。

x               x               x               x               x               x

近距離細賞荷花,難免會因其美色而為之傾倒。不把全朵荷花入鏡,只取局部,更能突顯花之大、瓣之美、色之妙。

dcf-travel-img-21157

藏,意即隐藏,是拍荷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。拍攝時刻意用荷葉遮檔花朵,只露出局部。為甚麼要這樣拍?知道答案的讀者,請與筆者聯絡。

dcf-travel-img-21158

某程度而言,拍攝荷花,陪襯及背景比花朵更重要。盛開的荷花還算各有風姿,未開的荷苞,卻差不多是倒模的一個樣,若不想流於千篇一律,幹與葉的配襯舖排,至為關鍵。

dcf-travel-img-21159

dcf-travel-img-21160

筆者覺得荷花造型最難處理的,就是連接花朵的枝幹,處理不好,有點像竹籤篤魚蛋,感覺相當兀突。因此,稍有機會,便索性利用前景將它遮檔了。失焦的荷葉能展現出起伏不定的明暗,裝飾性強,干擾性低,是用作前後景配襯的上佳天然素材。

dcf-travel-img-21161

仲夏時份,陰晴不定,天氣變幻莫測。不久前才陽光普照,轉眼間急風驟至,荷塘中泛起一片綠浪;缺瓣的殘荷彷似隨波逐流,倍覺淒然。這時候,老生常談的構圖法則已被吹得支離破碎;隨感覺按下快門就是了。

dcf-travel-img-21162

拍攝荷花的一個妙處,是不一定要選完美無瑕的入鏡,殘花敗葉也無妨。這相信是因為荷攝向來重視寫意。

dcf-travel-img-21163

觀荷塘,有如賞盆景;既重意,也重趣。一隻草蜢,已能為畫面平添不少趣味。荷塘例見蜻蜓,草蜢較少有,但在楊屋村卻並非稀客,或可算是這荷花池的本土特色之一,

dcf-travel-img-21164

荷塘倒影,飄渺無定,疑幻似真,能造出現成的水墨效果。以攝影技術營造仿水墨、仿國畫的效果,似乎是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。

dcf-travel-img-21165

剛才不是說荷塘例送蜻蜓的嗎?不放上一張半幅,以乎有所欠缺。

dcf-travel-img-21166

到訪荷塘,除了拍花之外,還有大量其他的題材。當中,絕對不能錯過荷塘中的「潛行空間」,其所在位置,就在花葉之下,淤泥之上。把鏡頭朝向這些位置,然後變動對焦距離,不難發現別有洞天,意想不到的景像層出不窮。筆者認為,這「潛行空間」,最具荷塘風味。

dcf-travel-img-21167

dcf-travel-img-21168

dcf-travel-img-21169

荷塘中,荷花荷葉無疑是當然主角,但若能加上其他異類的襯托,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;適當時候,更不妨反客為主。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,更能拍出當地特色。

dcf-travel-img-21170

dcf-travel-img-21171

dcf-travel-img-21172

再不然,甚至只用光影為題,也可大做文章。

dcf-travel-img-21173

dcf-travel-img-21174

或者因為筆者本來就喜歡寫實題材,每次走到荷塘,即使以略帶畫意的手法拍攝,仍總是甩不掉記錄的意味;很少會只拍荷花,而是嘗試把所見所感的都記錄下來。假如閣下亦是此類專注力不足的拍友,楊屋村荷花池景觀密集,應是個不錯的選擇。然而密集同時也表示虛空不足,雖然還可見幾片水面,但相比本港的另一相對大得多的「大」荷花池 ── 新田荷花池,就明顯遜色了。

到訪楊屋村荷花池絕不困難,從港鐵元朗站步行約二十分鐘便可到達。由於網上相關資料已不少,稍一搜尋,必可找到,在此不再花太多筆墨描述了,只是提醒一下,元朗附近似乎還有另一個「楊屋村」,因此要認清楚搜得資料所指的是楊屋村荷花池;認明正貨,不要去錯!

 相關文章 -

荷塘當前,可以拍甚麼?

 






不拘一格攝櫻材

今年春節姍姍來遲,急景殘年與梅花山櫻的花期重疊,加上過年前的一陣忙碌,便錯過了拍攝的機會。真的是那麼忙嗎?撫心自問,更大的原因還是懶。 去年年初,側聞有關當局計劃在城門河邊栽種更多的觀賞花卉。果不然,過年前的一段日子,留意到城門河邊有大量的種植行動。一下子,以逸待勞的思想掩蓋了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