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10月 31, 2018

沒有燈塔與日落的三家村

 提起鯉魚門三家村,人們或者會即時想到海鮮、燈塔、日落、人像、打咭 ……,似乎忘記了,三家村,本質上就是一條村,一條守在九龍東面一角的小村落。


dcf-travel-img-33528


從油塘地鐵站步行十數分鐘,穿過兩旁滿佈大大小小海鮮食肆的小巷,便到了著名打咭例景位鯉魚門燈塔,喜見石灘旁邊的大樹,熬過了不久前超強颱風山竹的吹襲,依然健在。再往前走,便進入了尋常旳三家村。

dcf-travel-img-33529

dcf-travel-img-33530

dcf-travel-img-33531

 
就如香港其他地方還沒荒廢的村莊,這裡的房子是為了村民生活而存在,樸實無華,多餘的雕飾近於零,驟眼看,似乎沒有駐足停留的價值,更遑論影靚相了。或者有靚女 model 同行是例外,可惜當日陪伴筆者的,只是相機與鏡頭!然而,平凡景致無損筆者的拍攝興緻,原因簡單,景觀平庸之處,正是鍛鍊攝影眼的好地方。更何況,若然在平凡中偶有所得,拍出一絲半點的不平凡,那種如穫至寶的感覺,實在妙不可言!

dcf-travel-img-33532

dcf-travel-img-33533

dcf-travel-img-33534

dcf-travel-img-33535

dcf-travel-img-33536

 
人們常以擁有「攝影眼」 來表示攝影高手可以拍出超乎常人眼光的作品,然而「攝影眼」一詞當中的「眼」字,卻頗有誤導性。撇開眼睛的生理差異不計,相同的景觀,投射於攝影人與一般人眼底裡的影像,是大同小異。有沒有攝影眼,分別在於兩者思考的不同。拍攝一幅照片,從取景選材到按下快門,除了用眼觀察,更需要用腦思考,相比之下,後者更重要。看到某一事物,一般人會較為留意它們的功能與表像,而攝影人,卻會更多着眼於抽象的方面;例如色彩、線條、規律、質感、像徵、關係等等。下面的一幅照片也許是個不錯的例子。一般人大都只看到架上晾着的幾條毛巾,以至毛巾上的污漬,卻忽略當中展現的規律,更不會留意投影於牆壁的線條與圖案。

dcf-travel-img-33537

 
「攝影眼」另一容易使人誤解之處,在於只強調觀察,而忽略了之後的拍攝與後製。其實我們觀看的每一幅精彩照片,都經過觀察、取材、拍攝,以至後製才展現於人前。攝影大師安素亞當斯 (Ansel Adams) 就有「You don't take a picture, you make it.」精彩的一句,說明了一幅照片之所稱得上好,不是單靠按下快門之前的獨具慧眼,而是需要貫串於整個拍攝與後製過程中的巧妙心思。正因如此,當某人拍攝與後製的能力達到了相當的程度,在按下快門之前已經可以預見得出的結果,便彷彿擁有「攝影眼」特異功能。

dcf-travel-img-33538

dcf-travel-img-33539

dcf-travel-img-33540

dcf-travel-img-33541

dcf-travel-img-33542

dcf-travel-img-33543

dcf-travel-img-33544

 

看不到看得見的;看得到看得見的;看得到看不見的。 

簡而言之,攝影高手之所以擁有「攝影眼」能力,是因為他們除了用眼看之餘,亦會用心去「看」;除了觀察眼前景物之餘,亦會運用攝影知識與經驗,去預見拍攝之後可以得出的結果。因此,除非是攝影天才,否則像我等平凡之輩,要具備攝影眼,就必須付出時間與辛勞,累積功力。曾經在一個攝影班中,將攝影人從初學到高手,攝影眼的進化過程簡單劃分成三個階段:一、看不到看得見的;二、看得到看得見的;三、看得到看不見的。不介意花時間,甚至刻意地抽時間去拍攝像三家村── 沒有燈塔與日落 ── 這樣的平凡題材,為的就是讓自己能朝第三階段進化!

dcf-travel-img-33545

 

星期一, 10月 22, 2018

尋常巷陌。鄰家女孩

 

懶的人,因為懶,有時會很勤力。又噏乜?!

很多時看見人家拍人像都挺大陣仗的,尤其是那些需要特別道具服裝造型的題材。即使是拍攝穿着便服的,也往往需要不少的燈光設備,就算是簡單的自然光拍攝吧,反光板還是少不了。一想到這大堆頭的裝備,習慣輕裝上陣的筆者便提不起勁。然而人像拍攝又有其獨特之吸引力,因此,小弟不時會就尋找適合懶惰攝影師操機拍攝的人像題材而認真思考。

多番苦思之下,制訂出懶拍人像題材的三大基本條件。首先是採用自然光,室外室內皆可,總之不用安排大堆的燈光設備。其次是無需甚麼著名景點,街頭巷尾也可以,重要的是就腳方便。還有的,當然是不需甚麼髪型妝扮,便服素顔上鏡也無妨。

然而訂定了三個懶拍基本條件之後,又自覺不妥:咦?這豈不是跟隨便到樓下打個 round,任意找個臨時模特兒,用手機「霎」幾張差不多?

可以懶之餘,又要不流於普普通通,總得想想辦法。於是,在符合懶拍條件的基礎上,再加上以下幾個有助擺脫平凡的表現方向,包括:

1. 光線 ─ 強調利用不同的光照條件;順光逆光、強光弱光、軟光硬光。

2. 形色 ─ 現場發掘線條形狀色彩,以增強照片的可觀性。

3. 甫士 ─ 不只是着重外形,嘗試設計較生活化,有故事性的甫士。簡而言之,貼地,並非不食人間煙火。

4. 心法 ─ 不拘一格,自然為宗,強調環境氣氛人物情緒。傳統的拍攝忌諱,諸如頂光逆光、硬光硬影、失衡構圖,以至失焦鬆郁朦都沒問題,全部都可嘗試,只要能拍出有 feel 有 mood 便 OK。

有了較為完整的基本構思之後,便開始選擇適合的拍攝地點。根據以上自訂的條件原則,筆者作為資深沙田友,很自然便想到沙田區內的公共屋邨。於是坐言起行到現場視察,更刻意於不同時段,不同天氣狀況走訪,以了解場景中自然光照的變化。最後敲定以禾輋邨作為懶拍人像首站,貪這裡人流較少;既不防碍邨民,亦不會被邨民防碍。萬事俱備,餘下的當然是聯絡相片中的主角,跟模特兒解釋一下自己的懶拍意圖。

拍攝當天,模特兒略為遲到,是意料之內。然而出乎意料之外,她竟然加送一招甩底!說的不是她沒有現身,而是穿的涼鞋甩了底,壞了! 唯有即時到附近商場買了對拖鞋頂檔。嘿!這倒是神來之筆,一對拖鞋,拍出來感覺是更加生活化,更加鄰家女孩了!

dcf-travel-img-33452

dcf-travel-img-33453

dcf-travel-img-33454

dcf-travel-img-33455

dcf-travel-img-33456

dcf-travel-img-33457

dcf-travel-img-33463

dcf-travel-img-33459

dcf-travel-img-33460

dcf-travel-img-33461

尋常巷陌自然光,鄰家女孩自在拍,一機一鏡一PS,完全符合原先設想的懶拍要求。望着眼前懶拍得來的一堆人像照,禁不住沾沾自喜。然而多看幾眼,漸漸意識到有點兒不對勁,心中暗忖:中計!只是因為懶帶器材,意然搞了這麼一場拍攝籌備大龍鳯!

dcf-travel-img-33462

本文 model:Yanki Chung。Many thanks!

 

星期三, 10月 10, 2018

朗豪 Form

 2004年,座落於旺角的朗豪坊商場啟業,迅即成為旺角新一代蒲點兼地標。


dcf-travel-img-33389


十二年後,筆者才首次踏足朗豪坊。但不是去逛商場,而是帶着相機到 Nikon 客戶服務部檢查維修。之後兩年,即本年八月,才真正踏足商場,但仍不是shopping,而是因工作需要到訪其中幾間商舖。再之後兩星期,才得以認真地在商場裡閒逛,但仍不是 shopping 消費,而是拍攝。沒興趣購物消費,卻有興趣拍攝,是因為要嘗試以影像記錄那種朗豪 Form。

外觀上的朗豪 Form:人多、雜亂,樓層高,地方窄,扶手電梯特別長。講完。

dcf-travel-img-33390

dcf-travel-img-33394

dcf-travel-img-33391

dcf-travel-img-33392

dcf-travel-img-33393


人多雜亂本來就是香港商場的共性,只有少數的高檔商場是例外。而設有長長扶手電梯的設計,亦常見於不同的多層式的商場。長電梯一方面可以讓訪客快捷地上落多個樓層,另一方面,陰謀論,只要配合刻意地將各樓層的短梯設於不相同的位置,便能令訪客焗住在商場內各樓層間打轉,途經更多的商舖。朗豪坊商場連地庫樓高多達15層,電梯特別長更見必須。當然,除了長度出眾之外,其扶手電梯亦因倒行逆施事件而聞名。

dcf-travel-img-33395

dcf-travel-img-33396

dcf-travel-img-33397

dcf-travel-img-33398

dcf-travel-img-33399

 
相比其他大型商場,朗豪坊的高層商場面積不算大,甚至可以用狹小來形容,加上採用光線集中的燈光照明,配上顏色不淺的地板,整體調子略為深沉。走廊迂迴,高低上落,現代風格的建築,大量使用玻璃和不锈鋼建材,既反射又穿透,視線所及,盡是夾雜了前後上下不同樓層店舖的燈光人影,紛紛擾擾的有着停不下來的節奏。

dcf-travel-img-33400

dcf-travel-img-33401

dcf-travel-img-33402

dcf-travel-img-33403

dcf-travel-img-33404


這格局,個人認為談不上舒適,感覺有點像科幻電影描寫的未來世界,── 那些因過度發展而失卻大自然和諧的未來世界。若然外面下著雨,那景象大概就像經典科幻電影《2020》 (Blade Runner 2020)。事實上,即使拍攝當時沒有下雨,也令筆者想起《2020》。

dcf-travel-img-33414
網上圖片


《2020》是上世紀80年代初上畫的一齣科幻電影,以複製人借題發揮,探討、思考連串關於人的問題。電影獲得很高的評價,甚至有不少影評人認為是有史以來最佳科幻電影之一。記憶中該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畫面都是低調深沉,天空不是灰朦朦便是下着雨,街道總是濕漉漉的,周圍烏煙瘴氣。故事地點是洛杉磯,但場景中卻經常出現中文字,更有廣東話對白,也有不少日本元素 ……。全片負面氣氛描述運用極至,教人透不過氣來。眼前的朗豪坊當然不至於此,因為,至少還有一年多才到2020年嘛!

dcf-travel-img-33405


科幻小說很多時都對太空科技發展有着過份浪漫的想像。三十多年前的電影,預言2020年人類已有星際殖民的能力,懂得製造複製人作為奴隸。殊不知科技卻是朝冒實貼地的方向發展,到了2018的今天,人們對星際旅行全沒興趣,關心的是流動通訊生物科技再生能源。不過,關於複製人這方面,卻似是被電影不幸而言中。所指的不是以科技來複製,而是文化方面的複製。可不是嗎?假如你曾經到過城中多個大型商場的話,定會發覺當中的店鋪來來去去離不開那幾間。這些無所不在的相同「選擇」,使本來是血肉之驅的人,像被植入了同樣的晶片那樣,表現出複製的消費行為。

dcf-travel-img-33406

dcf-travel-img-33407

dcf-travel-img-33408

dcf-travel-img-33409

dcf-travel-img-33410


現今社會表面上強調個性,崇尚自我,但在連鎖品牌面前,我們某程度上都變了複製人,不知不覺地做了品牌的奴隸。從硬件而論,朗豪 Form 是指朗豪坊商場獨特的建築設計,但若以軟件而言,朗豪 Form,或可視作時下流行消費模式的一個典型。

dcf-travel-img-33411

 

不拘一格攝櫻材

今年春節姍姍來遲,急景殘年與梅花山櫻的花期重疊,加上過年前的一陣忙碌,便錯過了拍攝的機會。真的是那麼忙嗎?撫心自問,更大的原因還是懶。 去年年初,側聞有關當局計劃在城門河邊栽種更多的觀賞花卉。果不然,過年前的一段日子,留意到城門河邊有大量的種植行動。一下子,以逸待勞的思想掩蓋了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