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12月 26, 2013

夜景拍攝摘要

概述

按字面解釋,夜間的景色就是夜景。當然,一般所說的景色並不包括室內,但室外的景色,則無論是都市、鄉郊、陸地、海上、人物、建築物等,全都可以是夜景拍攝的對像。

夜景的最顯著特點,可以概括為兩個字:光、暗。沒有陽光的照耀,夜景的自然光源差不多只剩月光和星光;與陽光相比,強弱懸殊。因此,除了部份以大自然為題材的拍攝之外,夜景的光源主要是人造光源,這做成了在拍攝場景中,光源強弱不定,色彩多樣,並且伴隨著大量的暗位。而夜景精彩之處,正正在於這種複雜多變、繽紛錯落的明暗分佈。璀璨華燈,令人感受得到都市的繁華喧鬧;陋巷中昏暗的燈影,又可以讓人意會到這繁華背後,尚有多少掙扎求存的故事;— 夜景之美,只在乎你如何取材,如何詮釋,如何演繹。



技術

由於夜景中人造光源主導,弱光攝影自然成為夜景拍攝中首要的技術課題。順理成章,長時間曝光與高感光度拍攝,就是夜景拍攝必須掌握的兩項主要技術;當中尤其以長時間曝光的拍攝技巧較為多樣和複雜。



長時間曝光

1.    穩定拍攝

要做到拍攝穩定,首先想到的當然是三腳架。三腳架的選擇固然多,要考慮的因素也不少,其中最重要的依然是穩定性。表面看來,三腳架是否穩定不難判斷,但實際上不少人忽略了影響穩定性的因素,例如中軸升高、支架未全開,又或者在大風的情況下,都會降低穩定程度。此外,使用時亦需要留意固定腳架的各部份,包括腳點、關節、雲台、快拆板等等。除了腳架之外,其他還會用得着的減震設備有快門線或遙控器等,但在較長時間曝光的情況下,快門開關時產生的震動所帶來的影響相對輕微,因此,即使沒有以上設備,在曝光時間不超出相機最慢快門的情況下,亦可放心拍攝,只要按快門時小心一點就是了。

相機裝上了腳架,改變拍攝位置自然比較麻煩,因此需要作出變動時更要小心,必須做足功夫;因為急於移動相機,隨手將相機在雲台上扭動,不覺間鬆開了螺絲栓的例子廔見不鮮。此外,特別提醒使用快拆板的朋友:攜帶三腳架外拍時請不要忘記把快拆板也一同帶上!

其實要做到穩定拍攝,不一定要用三腳架,只要想辦法將相機固定於結實的位置便行。需要留意的倒是所處的位置是否真的穩定,例如在架空公路的行人道上,重型車輛駛過時就會做成明顯的幌動,即使三腳架如何堅固穩定也沒意思了!

無論採用任何方法固定相機,別忘了在非手持拍攝時關掉鏡頭防震,否則反而有機會造成反效果。



2.    曝光時間

雖然夜景多數在弱光環境拍攝,但很多時還是需要延長曝光時間,以期得到所需效果。要增加曝光時間,最間單就是收細方圏和調低感光度,若然仍未能滿足需求,便得用上ND鏡﹝減光鏡;灰鏡﹞了。由於數碼相機不存在倒易失效的問題,因延長曝光時間而需更改的光圏、ISO設定值,就只要按原有設定的EV等值計算便可以了。

3.    長曝效果

若然說預計拍攝效果需要經驗及對場景的分析,那麼,預計長曝效果則需要更多的經驗和更複雜、更仔細的場景分析,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快門開闗的這段時間內,感光元件會受到更多、更複雜的亮度變化所影響;你可能要刻意計算長曝中某一光源將要將要出現的時間與位置,也可能要準備隨時阻檔在預計中不應出現的光源。正因如此,長曝拍攝衍生出很多獨特的延伸技巧,例如;搖黑卡、搖鏡、變焦距、變焦點、光繪等等。


4.    特別技術

長曝中光源的變化既可以創製很多有趣的效果,但也帶來不少需要解決的特別問題,當中最典型的,莫如場景中大幅度的明暗落差使單次曝光難以應付。要解決這問題,一般可採用搖黑卡(曾經有人問筆者1/30秒曝光怎樣搖黑卡;一笑),又或者以不同曝光拍攝多幅影像,然後用編輯軟件合併。值得一提的是搖黑卡並非想像中那樣困難,採用的黑卡規格亦非傳說中的嚴謹,只要用上顏色足夠地深、面積比鏡頭大而又不反光、形狀大致扁平的物件就可以了。若然某次你沒帶黑卡,但穿的是深色襪子,不妨脫下來穿在手掌當黑卡搖,效果應該不錯。試想想,偌大的一輛汽車在鏡頭前面經過,尚且可以完全隱型,只在夜景影像中留下燈光軌跡,何況一片略不達標的臨時黑卡?


高感光度

日間戶外拍攝,陽光的反射很多時都足以照亮陰影中的景物,使拍攝出來的暗位,仍然存有相當的細節。夜景由於人做光源微弱,有效照明範圍通常都相當小,距離稍遠便會亮度大降,使到拍攝時難以兼顧明暗落差,加上設定高感光度會增加噪訊,可接受的動態範圍(寬容度)變相收窄,這便要求拍攝時有明確的判斷:哪個是主體?放棄暗部?還是犠牲亮部?


1.    增加曝光

對於主體而言,尤其是人像,一般人都會接受偏亮多於偏暗,加上後製時,只要未至於出現高光剪裁,由光調暗的效果會比由暗調光的來得好。因此,拍攝時不妨偏向加多曝光。但如果使用的是高檔機種,即使ISO過萬,影像質素仍是超凡細膩,當作別論。


2.    選擇感光度

夜景的光源複雜多樣,照明條件變化萬千,選擇甚麼的感光度才適合?低,怕不足以應付;高,又擔心噪訊影響影像質素;尤其是街頭抓拍,情景稍蹤即逝,那有時間考慮這麼多!這可是個使人頭痛的問題。幸而現時的數碼相機,除了光圏先決、快門先決之外,大都設有自動調節感光度功能,這難題便基本上得以解決。設定自動調節感光度,並將可應用感光度設至最高,便不用擔心感光度設得太低了。預設太高沒關係,用不着就是了,反正不另收費!要留意的是,當選擇了自動感光度調節後,即使選用手動(M)模式,相機也會以「半自動曝光」操作拍攝,因而不能達到刻意手動調節的加減曝光效果。



調節色溫

攝影是藝術,藝術充滿主觀。人們對色彩的喜好,是主觀的典型例子,若然影像中不存在某些標準顏色,例如人臉膚色,怎樣的色溫調節才為之正確,無統一標準。夜景中的人造光源色彩繽紛,同一張面孔,左右也會不同顏色,又該如何選擇?加上現時的照明科技五花百門,白熾燈、鎢絲燈已非夜間照明的主流,選擇更加困難。因此,與其不知所措,不如悉隨尊便,先拍幾幅測試,然後按圖、按喜好設定。若然是以RAW檔拍攝、習慣後製編修,事情則更加簡單,先拍後調,優遊自在。

有一點經驗值得分享,就是影像偏色對拍攝後觀測影像時作出的判斷,會做成一定的影響。選用自動白平衡拍攝,一方面省卻不少麻煩,另一方面,對成像的曝光效果較容易取得準確判斷。到底應該預視色溫效果,還是留待後續處理?以RAW檔拍攝的話,可以自由選擇。



星期五, 12月 06, 2013

日落拍攝摘要

概述

要拍好日落,首先要搞清楚一個概念:日落拍攝不等於拍攝落日。日落拍攝,是泛指於日落時分的景色拍攝,影像不必以太陽為主角,甚至不一定要有太陽;最重要是拍出日落時分的氣氛。因此,拍攝日落,既可以用長焦鏡,也可以用廣角鏡;重點既可以是落日,也可以是晚霞;無論是花草樹木、還是鳥獸蟲魚,抑或高樓大道,全都可以配合日落主題。


技術

日落拍攝最明顯的特徵是逆光拍攝,因而測光成為了初學拍攝日落的最大難題。難上加難的,是日落的情景變化很多,甚少重複;今天拍不好,明天重拍可能又要以另一種方式處理。然而這又何嘗不是日落拍攝吸引之處?


測光與取景

日落景色雖然千變萬化,但萬變不離其宗,拍攝之道仍是有跡可尋;重點是判斷太陽與其他景物的光差,因為光差的強弱,除了影響到測光方法之外,亦限制了取景演繹的可能性。

1. 差別極大

應該考慮不把太陽直接納入畫面之中,例如利用景物遮檔太陽強光。用這方法處理之後,剩下的強光源就是太陽附近的天空,或者是四周的雲霞,這些都是適當的亮部測光位置。若然光差仍然太大,不宜表達暗部景物的細節,剪影效果當然是不錯的選擇。選擇作為剪影的景物最好是有型有款,輪廓分明,否則只會拍出漆黑一團,沒意思。如果還是想展示一點暗部細節,可再向暗位測光,若亮部與暗部的光差不超過六級,不妨應用平均測光法,以明暗兩區所測得的平均值曝光。



2. 中等光差

在這種情況下,只要避開太陽,向着太陽旁邊的天空測光,便錯不到那裡去。由於光差不多不少,剪影處理或表現暗部的細節都可嘗試;平均測光法同樣可以派上用場。


3. 差別很少

這種情況最易判斷。當你直望向太陽時,完全沒有刺眼的感覺,就表示其亮度與其他景物的差別不太,這時候,即使正對太陽測光也沒有問題了。



逆光效果

逆光拍攝,可以營造出多種的光影效果。除了剪影之外,眩光、輪廓光,以至讓陽光通過半透明的,諸如葉子、帳蓬等景物,又或者化為滲透於芒草叢中的一片金光,都極具戲劇性,總能令觀者眼前一亮。



調節色溫

日落的色溫處理並沒有必須遵循的標準。有人習慣將畫面滲透一片金黃的暖調,但亦有人喜愛用淒冷的暮色對比血紅的殘陽。



對焦位置

不少初學者以為拍落日時應向太陽對焦,其實在大部份的情況下,都是以前景對焦。太陽,在日落景色中可以是主角,但更多時候是大配角。


其他技巧

1. 漸層濾鏡 – 能有效減低日落場景中明亮天空與其他暗部的光差,使曝光容易取得平衡。

2. 留意反光 – 日落時分光照角度偏低,容易做出強烈的反光效果,無論是海上的粼粼波光,還是馬路上的幾灘積水,在構圖方面的影響不容忽視。

3. 長曝效果 – 若然遇到光線柔和的日落,或者於日落後暮色蒼然之際,可適當應用長時間曝光,諸如雲霧化的海浪、線條化的車燈軌跡等效果,均能豐富日落景色的演繹。


星期六, 7月 06, 2013

月亮是怎樣拍成的?

天朗氣清,拍攝漆黑天空中的一輪明月,若非用很長焦距鏡頭將月亮填滿畫面,或者有精密的點測光,單靠相機的內置測光表,容易使月亮過曝。到底該如何估計曝光呢?這裡介紹一個最沒痛苦的方法,—— 斷估。

烈日當空時拍攝景物,根據「陽光16法則」,若用 ISO100, 配對 F16 光圏,快門大致是 1/125秒。

月球沒有大氣,表面亮度較強,減一級,用 1/250秒;但這反光傳到地球還是要穿越大氣層,因而加一級,還原1/125秒。

為了拍出皎潔明亮的感覺,白加黑減,加級半,用 F9.5;由於拍攝時月亮位置偏低,亮度較弱,加一級,用1/60秒;為補償空氣污染和鏡頭失光,再加半級,用 F8。

一輪加加減減之後,得出的曝光參數是 ISO100,光圏F8,快門1/60秒。但因為用上了APS-C 250mm 長焦鏡,為防手震,改用1/250秒,光圏不變,仍用F8,將感光度調高至 ISO400。

咔嚓!得咗。

這「斷估」方法看似有點搞笑,其實相當實用,無論是拍攝被日落餘輝照亮的山頭,還是偷拍橫街窄巷中靠近燈光的一張人臉,都可以用得上。

原圖縮小


原圖裁出沒有縮小的一部份

星期四, 5月 30, 2013

長洲太平清醮 2013



又一次的長洲太平清醮拍攝。這題材無疑已成為了自己每年的必修課,但對攝光寫影來說,卻是首次的「即時」分享,因為攝光寫影是去年中才 面世的。之前每次拍攝回來,都是一大堆的照片,今次當然也不例外,而且有增無減。原因有好幾個,例如多備幾枚電池無後顧之憂、配備了較長焦距鏡頭等等,但 當中最主要的,是本著自古成功在嘗試的心態,不惜冒浪費機會之險,對每年只能一遇之場景,採用一些過去少用的拍攝方法。無他,經歷多年,場景熟口熟面,若 再不求變求新,別說突破,就連舉機拍攝的衝動也沒有了。

拍攝多年依然樂此不疲,顯然易見的原因是當中內容豐富。一般 人只知道飄色巡遊和搶包山,其實整個打醮活動,從迎神、開光、起醮,到祭幽、分包、送神,為期近一星期,當中不乏極具文化特式的表演、儀式及祭祀活動。最難得的是基本上所有活動都 photo friendly,只要不防碍工作進行,任拍唔嬲。「喂!拍乜嘢呀?」之類的說話,少之又少。因此,我每次都是馬不停蹄,一個場景接一個場景地拍;勞累,但暢快!

當初拍攝太平清醮,只因為被其文化特色、繽紛色彩所吸引,但為求與別不同,還是替自己制訂了一個簡單的原 則:別人多拍的,少拍;別人少拍的,多拍。這簡單的拍攝原則,一直奉行至今,不知不覺間成為了一種風格。也許亦因為這原則,慢慢地,在拍攝過程中,透過取 景框,透過拍回來的照片,我從景像的表徵看到了之前看不到的本質。在繁複的祭祀儀式中,我體會到對傳統的尊重;在憨厚迷信的面容上,我感受到對平安的渴求……。某些平時略帶貶義的字詞,似乎也改變了意義:金毛、紋身、反光超,不也是同樣的溫情脈脈地擁着孩子,對着陌生的鏡頭展露真摯的笑容嗎?這些重大的發現,多少增添了堅持多年拍攝的動力。因此,即使近年商業元素日增,民族色彩漸見消退,但我的拍攝意欲卻絲毫未減。況且由於業餘關係,以及種種時間安排上 的原因,還有不少應拍未拍的場景,—— 也有不少拍來拍去拍不好的,總不甘心!

兩天的辛勤,換來兩千多個數碼影像,當中會有多少好作品?別管了!能夠享受拍攝過程,已是很大的得着;能夠感受到長洲居民的樸素與純真、分享他們的喜悅,是更大的得着。至於別人認同的好作品、Facebook上的 Like,就當是錦上添花的 bonus 吧!

再一次的長洲太平清醮拍攝。技術上,我嘗試尋求突破;心底裡,卻仍是惦記著往昔的影像、相似的場景、熟悉的面孔、沒變的情懷。

去年,彷彿只是作天。

星期四, 4月 18, 2013

耀安邨早晨

 即使簡單平凡的景物,「係咁意」拍,還是經過認真思考地拍,得出的結果也可以有明顯的分別。

春天早晨,近上班時候的馬鞍山耀安邨,榕樹枝椏上的新葉,在昏暗的天色中倍覺青翠;停在一旁的垃圾車,不但沒有大殺風景,反而添加了生活氣息。於是拿出相機,打開鏡頭蓋……

先「係咁意」拍一張。


景物疏離,互不相干,缺乏重心,平淡無味;右方景物雜亂,騎樓與籬笆顯得有點突兀;人物一堆像罰企,近景是大片無謂的空地。

走近一點,再拍一張。


人物有了動態,無謂的空地減少了,但還是找不到重心;人、樹、車各據一方,到底是拍樹,拍人,還是拍垃圾車?右方景物依然雜亂。

再走近一點,重新思考。為了使畫面更集中,完全放棄右方建築物,只保留部份垃圾車以交代其存在;選用「雪糕筒」作前景,使近處不至空虛無謂;然後,等……等待行人適當分佈時才按下快門。

按此構思,把握時機,拍了以下一幅。

耀安邨早晨

相比之前兩幅,景物顯得均衡、充實、有立體感,人物分佈遍及前、後、左、右、遠、近,疏密有致,而且動靜俱備;這當然要靠點運氣,但認真思考的功勞不可抹煞。

整體而然,最後一幅確能重現當時的氣氛。

星期三, 3月 20, 2013

Kit 鏡走天涯

標題是「Kit 鏡走天涯」,當然要說清楚甚麼是Kit鏡。Kit,是套裝的意思。可換鏡頭的照相機,發售時一般都為用家提供兩種選擇:淨機身或機身連鏡頭的套裝。以套裝型式出售時,配套機身的鏡頭,就稱為Kit鏡。理論上Kit鏡的規格沒有限制,若廠家願意,大可配以高質素鏡頭。但實際上當然還是市場主導,因此Kit鏡的規格一般都只照顧最常用的拍攝需要,以及最普通的質量要求。因此,對一些拍攝要求較高的人來說,Kit 鏡的廣角不夠廣,遠攝不夠遠,光圏不夠大,光學質素不夠好;本來以常用為目標而設的Kit鏡,反而變為用不上手。Kit 鏡走天涯?開玩笑!

誰不知道母親是女人?有多款鏡頭可換,又或者擁有高倍變焦天涯鏡,當然無需以Kit鏡走天涯。然而由於Kit鏡價錢便宜,而且都是原廠配套,對初學者,或者是經濟狀況不大充裕的拍友而言,不失為一個穩妥的選擇。事實上,各大品牌的套裝機長出長有,就足以證明Kit鏡的存在價值。曾經看過一本攝影入門書,當中作者建議刻意練習只用單一焦距拍攝,以培養發掘題材及取景的能力。相比定焦鏡,Kit鏡雖則大都可以變焦,但倍數有限,加以光圏小,使用起來仍是限制多多;由此而論,除了價格低廉、輕巧方便之外,Kit鏡更具備獨有的教育意義,—— 能迫使用者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,集中注意力於其他的拍攝技巧,激發拍攝潛能,使出渾身解數,以有涯拍無涯。

本文選取的照片,全部都是以 Nikon D5000 配 Nikkor 18~55mm f/3.5~5.6 VR Kit 鏡拍攝,屬「低 Kit 單反」配套。筆者特意選取不同題材的照片,希望能或多或少地說明,只要懂得充份利用拍攝條件,發揮多樣的攝影技巧,包括構圖、色彩、用光、意念等等,多加思考,多嘗試不同的取景角度,不同的表達手法,即使拍攝時手頭上只有 Kit 鏡一度,依然可以有多方面的發揮。

攝於長洲太平清醮。場合中景物變化迅速,主、陪體的位置忽前忽後,大光圏景深短,容易顧此失彼;這時用 Kit 鏡不輸蝕,即使全開光圏,廣角端仍有足夠景深。
感光度:ISO 400、光圈:f/4、快門:1/250、焦距:18mm
仍是長洲太平清醮。遠景似有若無地溶入一片漆黑,人物只是剪影,或僅餘依稀可辨的細節;昏暗隱約的冷色調中,浮現兩只泛着橙紅的燈籠,演繹重點在於營造氣氛。
感光度:ISO 800、光圈:f/3.5、快門:1/30、焦距:18mm  
看罷畢加索畫展,離開時看見畫家的大型「搲頭照」,直覺是表現了畫家對觀眾欣賞能力的懷疑,甚至是否定。於是以電梯的欄杆作前景,又重又狠地在畫面中間一劃。
感光度:ISO400、光圈:f/6.7、快門:1/45、焦距:18mm
2011 年 7.1 遊行。近距離拍攝,儘量利用主體遮檔紛雜的背景,但同時刻意保留背後的女孩及較完整的標語,以豐富照片傳遞的訊息;人物的衣着服飾,也能引發觀者的聯想。
感光度:ISO 400、光圈:f/9.5、快門:1/250、焦距:18mm
書展開幕,財政司到場。公眾人物亮相,定必成為目光與鏡頭的焦點,就如戲劇演員一樣。場景中的背景與陪體,與此意念不謀而合,又何須追求大頭特寫?
感光度:ISO 400、光圈:f/5.6、快門:1/180、焦距:55mm
深圳境內沙頭角中英街。一場驟雨,使本來行人熙來攘往的石階展現瞬間的冷清。五星紅旗放到哪裡都能吸引視線,加上扶手的斜線引導,即使人物偏於角落,仍受注目。
感光度:ISO 400、光圈:f/11、快門:1/180、焦距:18mm
退一步,海闊天空。有趣、可入鏡的影像,往往在眾人視線焦點以外。拍攝時保持頭腦清晰,嘗試在同一場合中尋找不同的拍攝主題,不難取得與眾不同的收穫。
感光度:ISO 3200、光圈:f/4.8、快門:1/30、焦距:32mm
為能拍攝到搭棚師傅的自然神態,選用全手動拍攝;光圏、快門、焦距、對焦距離全部預先調好,然後施施然走到竹棚下,舉機即拍。Kit 鏡輕巧方便,抓拍頗適合。
感光度:ISO 200、光圈:f/5.6、快門:1/250、焦距:44mm
以廣角描繪雲霞,以遠攝強調落日,均非 Kit 鏡所長。此照片集中以對比來營造效果:近與遠對比;柔和的互補色背景,與輪廓分明、近乎剪影效果的前景所形成的對比。
感光度:ISO 400、光圈:f/13、快門:1/90、焦距:45mm
三分畫面,井字交點,不外乎一般手法。海與天的質感反差,簡陋的渡頭配襯不堪風浪的小笩;渺小、孤單、淒涼,風雨欲來的氣氛,才是照片趣味之所在。
感光度:ISO 400、光圈:f/11、快門:1/180、焦距:24mm
夜景迷人之處,往往在於明暗交錯。亮部太多或分佈過於平均,都會使照片索然無味。保留充份的暗位,是拍攝夜景的要訣。Kit 鏡抗眩光能力通常較弱,避光取暗有着數。
感光度:ISO 400、光圈:f/11、快門:30、焦距:18mm
採光是重要的拍攝技巧之一。明亮的側後光,既為花貓勾勒出立體的輪廓,也為畫面添上傾斜流動的陰影。貓毛與地面的質感,同樣也是側光的功勞。
感光度:ISO 400、光圈:f/5.6、快門:1/180、焦距:48mm
清晰細緻的近距離前景,不但提供誇張的尺度比例,亦與淡淡的遠山形成對比,有效地加強畫面的深度感,足以彌補 Kit 鏡在廣角端透視效果不足的弱點。
感光度:ISO 200、光圈:f/11、快門:1/90、焦距:24mm
只要有適當的線條及形狀,Kit 鏡也能營造出強烈的透視感。畫面中明確的色彩分佈,有序的明亮燈光,幻變的金屬反光,都能配合透視效果加強視覺衝擊。感光度:ISO 2200、光圈:f/6.7、快門:1/125、焦距:18mm
整個畫面只有三種顏色:藍、白、黒;冷清而且帶點神秘,亦略帶 Lomographic 味道。類似的題材對鏡頭的質素要求不高,Kit 鏡勝任有餘。
感光度:ISO 400、光圈:f/11、快門:1/750、焦距:18mm
用 Kit 鏡拍蝴蝶,輕步緩行,沉跨坐馬、屏息閉氣,艱辛程度比習武紥馬不遑多讓。但原來只要稍為熟悉蝴蝶的習性後,竟可靠近至 Kit 鏡的 28cm 最近對焦距離拍攝。
感光度:ISO 250、光圈:f/5.6、快門:1/250、焦距:55mm 

總的來說,以 Kit 鏡拍攝,有幾個技巧相當實用湊效。

首先是靠近拍攝對像。長焦遠攝固然有其優點,但也容易養懶人。拍攝場合中經常見到手持長焦鏡的拍友,無論景物遠近,他自巍然不動。這樣的拍法無疑最不花氣力,卻浪費機會;假如在人多擠擁的場合,要等到被攝對像與鏡頭之間全無遮擋,也可能要費上半天。Kit 鏡一般體積小巧,機動性強,配合靈活走位,絕對可以出奇制勝。緊記著名攝影師羅拔‧卡帕(Robert Capa)的名言:照片拍得不夠好,是因為走得不夠近。

其次,善用前景。前景能有效增加照片的縱深感,Kit 鏡的光圏一般不大,難以營造虛朦的背景,但前景卻可以,只要距離足夠近。此外,近距離前景亦能誇大尺度比例,從而呈現更強烈的透視效果,某程度可以彌補Kit鏡廣角不夠廣的弱點。若然場景中空空如也,找不到好的前景,可以嘗試低角度拍攝,那怕只是地面上的幾片落葉,也可收神奇之效。

還有的是善用陪襯。鏡頭焦距不夠長,很多時都要被迫拍入更多的景物,然而這未必是壞事。攝影是減法、構圖要簡潔,只是一般而言,總不能老是減得只剩主體。嘗試將取景框中的景物作出合理、具意義的安排,是非常有趣及具挑戰性的事情,當中有着無窮無盡的變化。況且收納景物較多的照片,由於有更充實的內容供觀者細意品嘗,只要配襯得宜,往往比簡單直接的表達更加耐看。

實際上,即使擁有種類繁多的鏡頭,也不可能全部隨身攜帶,拍攝時總有機會受到鏡頭規格的限制。因此,掌握善用鏡頭的技巧,定必受用無窮。

Kit 鏡走天涯,既可視為認真的攝影學習,也可當作是攝影技藝的磨練,絕非玩笑。

星期二, 3月 19, 2013

演繹光

互聯網上經常都可以見到精彩的照片,不時亦會看到網友對照片的稱讚:構圖巧妙、對焦準確、意境清新、曝光完美 …… 咦?且慢!我們可以看得出照片的曝光是否完美嗎?

曝光(exposure),是指感光元件曝露於光線之程度。若該程度使成像合符要求的,為之正確曝光。多於要求所需的,成像亮一點的,為之過度;少於要求所需的,成像暗一點的,為之不足。從這點而論,正確曝光就是完美曝光。

然而,絕大部份的攝影作品,在曝光成像之後,都會因為不同的理由而需要作出不同的編修。單就與光相關的,常見的就有曝光的修正、反差的調節,以至是因應構圖需要而作出的局部加亮(dodge)或減暗(burn)。這些調整,都使影像中關乎光的展示,或多或少地偏離了原始的影像。—— 呈現於觀者眼前的,只是編修影像對光的展示,反映作者對光線的演繹;是「演繹光」,而非曝光。

或者以下的表達可以說明曝光與演繹光的關係:曝光,是演繹光的的基礎;演繹光,是曝光的延續;完美的演繹光,建基於正確的曝光之上。

下次看到對光線有精彩演繹的作品,不妨修改一下用語:多完美的演繹光!

原始影像以多幅面測光加1/2曝光補償拍攝;看起來較暗,但高光位保留豐富的細節。

後製時略為調光及加強反差,對左面大面積的暗部和貓的不受光位置作出較細緻的影調調控,以保留適度明顯的細節。頂部中間的亮光,以及貓的尾部 亦刻意調暗,避免刺眼,以保證貓右方受光的位置,包括貓樣,成為照片中的亮點。如此演繹是否比原始影像更好,見仁見智,但編修後的影像已不能準確反映拍攝時的曝光,卻是不爭的事實。

星期四, 2月 28, 2013

攝影構圖漫話 # 9 — 結語

結語

本來打算繼續與讀者探討形、色、美的具體內容,但因為覺得具體二字與文章標題中的漫話並不相襯,於是決定就此完結,稍後另起爐灶討論形、色、美。

從打破法則的疑惑開始,到構圖的定義,到色彩的平反,再到型式美法則的回歸,本文明顯是筆者本人另闢蹊徑的嘗試。寫作構思只源於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:透過比較攝影與其他平面藝術—尤其是繪畫—的異同,以探索攝影構圖的特質。綜合而言,文中提出了幾個與主流意見不大相同的觀點:一、明確指出攝影構圖並不止於取景,正視攝後構圖的存在;二、為攝影構圖還以顏色,建議將色彩與畫面中的形體一併考慮,形與色平起平坐,互為影響;三、主張放棄過度簡化的法則思維,取而代之,以型式美法則作為構圖的基本指導。以上的幾個觀點亦成就了一個副產品:指出很多的構圖法則,只不過是孫悟空眼中的天涯海角;所謂打破法則,其實並沒有跳出美學規律的五指山。

由於文中提及攝影構圖所表現的某些特性,因而亦無可避免地觸及「為何如此?」的問題。在這方面,筆者嘗試以攝影的發展過程來解釋各種現像:一、攝影的普及化導至攝影構圖過度簡單化,以至忽略攝後構圖,忽略美學基礎;二、攝影從黑白開始,因而導至重形體而輕色彩;三、隨著數碼攝影的發展,編修軟件功能不斷提升、應用方便,攝後構圖得以普及,攝影與其他平面藝術在構圖過程方面的差異將會逐步減少。

自問並非甚麼藝術家,攝影功底也不外如是,這嘗試,那嘗試,總的來說,似乎是一個不自量力的嘗試多於一切!然而又有何不可?拋磚,或許能引玉,還望各位讀者不吝賜教,慷慨回應。


即使是簡單的畫面,也同時存在着多樣的構圖元素。若然孤立地看待這些元素,就容易產生錯配,以致削弱構圖的功效;反之,將畫面中的構圖元作全盤考慮,在形、式、美三方面作出適當配合,就可以大大加強照片的表現力、感染力。


【全文完】

星期三, 2月 20, 2013

攝影構圖漫話 # 8 — 構圖解構

構圖解構

假如攝影是一種語言,那麼這種語言的文字就是形狀與色彩;而每幅照片,都可以是一句說話,以至是整篇的文章。

若 然只將形與色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孤立地討論,簡化、法則化,絕對不難:依照點、線、面分門別類,就可以列出關於形體位置、線條、畫面分割與剪裁的各種效果; 將色彩分為色調與色彩對比兩項,再將色彩對比細分為色相、彩度、亮度幾項,已足以將色彩在構圖中的作用說出個梗概。然而,就如語言文字一樣,寫句子不難, 識字便可,但要寫出一句寓意深長的句子,就不容易了!因為胡亂堆砌的文字不足以傳情達意,必須合文法,通文理,要求更高的,還要有文釆,具文氣。構圖的難 處,也在於此。

因此,學構圖不應滿足於「識字」,不可只講形與色,還要懂得美。形、色、美,是構圖的基本結構。

這 裡所謂的美,是指型式美的構成規律,又稱為型式美法則。或許讀者也有類似的經驗:取景時心大心細,應否將上方的樹梢納入畫面?左一點?還是右一點?疏一 點?還是密一點?規律一點?還是凌亂一點?…… 後製時左思右量,光一點?還是暗一點?紅一點?還是藍一點?虛一點?還是實一點?…… 斜線應多斜?曲線應多曲?對比應多強?…… 即使熟讀構圖法則,對各種形、色處理的效果瞭如指掌,但到實際應用之時,往往難下結論。這時候,型式美法則便可派上用場。沿用語言文字的類比:型式美法則 是攝影「修辭」的指引,讓我們知道該怎樣拍,怎樣修,出來的照片才會有「文釆」,具「文氣」。

型式美法則在其他的美 術領域中經常被提及,不知為何,在攝影中卻鮮見系統的論述;大概又是稍不留神,被簡化掉。雖然這套法則有頗多版本,但總的來說還是大同小異,主要是以下的 八對組合:均衡與對稱、漸次與重复、對比與調和、比例與尺度、節奏與韵律、陪體與主体、微差與統調、特異與秩序。

形 式美法則只此八對,相比其他常見的構圖法則,數量雖少,卻最難掌握。因為每對法則都是由對立的雙方組成,強調的只是在兩者之間取得均衡,並不存在徧向於任 何一方的指引。沒有指引,便不可「代入公式」,也不能具體地回答「這一點?還是那一點?」的問題,然而卻明確地指出了十六種能夠體現美的表達方式,以至是 提高構圖表逹能力的方向。例如:左一點,是否更均衡?疏一點,是否更調和?均衡一點,調和一點,是否更適合表逹照片的主題?

「是否更適合表逹照片的主題?」這一問尤其重要。美的標準各不相同,好的標準亦無絶對,唯有表達的主題,自己最有資格搞清楚:是感受?還是趣味?是單純的記錄?還是現像的探討?是美?還是概念?……

以構圖營造感覺,以感覺表達主題,構圖的意義正在於此。嘗試放棄法則主導的構圖思維,改為從表達主題開始,沿着八對型式美法則所提示的方向,以營造最能表達主題的感覺為目標,對畫面中形與色的處理效果怍出考慮,作出安排,便不難找到一片攝影構圖的新天地!


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不同表現的型式美,有天然的,也有人工的。人工的造型,由於大部份都是經過刻意設計,因此不難從中察覺到型式美的存在。把這些現成的元素的從新安排,進行第二次創作,是攝影中常用的手法。

【待續】



星期五, 2月 15, 2013

攝影構圖漫話 # 7 — 簡化構圖

被簡化了的構圖

攝影擁有兩個與生俱來的的特性,使它明顯有別於其他的平面藝術,那就是寫實性與科技性。百多年來,攝影隨着時代的發展,這兩個特性又衍生出另外幾個「子特性」:社會性、商業性、普及性。當中,驅使攝影構圖趨於法則化、片面化、簡單化,甚至將色彩忘掉了的,正是其普及性。

誠然,攝影的不一定是藝術家,為顧及普羅大眾的接受能力,將構圖簡化本來無可厚非,但必須要簡得合理。只挑選幾個好使好用的法則,以偏蓋全,反而更加令到初學者感到神秘莫測。可不是嗎?這邊廂洋洋灑灑地大談法則,轉過頭來,那邊廂又教人不可依循法則,但又說不出何時依循,何時不依。找到某些好看的照片,只要是符合法則的,就用來示範依循法則,不符合的,就用來示範打破法則;總之,乜都佢講哂!

「簡得合理?可以嗎?」

「不單只可以,而且並不太難。」

與繪畫相比,攝影構圖是相對地簡單,絶對可以半途出家。(註:這裡指的是一般取景拍攝。至於商業攝影,或者是其他具設計意味的攝影表達,從拍攝到後製,對構圖認識要求之高,可能比繪畫有過之而無不及。)繪畫是無中生有,畫家必須對構圖有充份的認識,才可以準確地在空白的畫布上繪上恰當的形狀、線條,添上合適的色彩,以配合自己的演繹;而攝影,則無需憑空想像,因為觸發拍攝動機的,往往正是眼前景像所包含的,足以達成所需演繹效果的構圖元素,包括形狀、線條、色彩、質感 ……;攝影師最需要的,是懂得如何從中篩選,取捨、變化、強化這些構圖元素。假如將畫家比作是厨師,那麼攝影師就是食家;厨師要烹好一道菜,就要從無到有地處理好每一道工序,而食家,最重要的是「識食」,有品味,能判別出哪道菜式才是佳餚;若然懂得將本來己經美味的菜式再配搭攺良,提升層次,那當然是錦上添花,可以晉升優秀食家之列了!

識煮的多數識食,識食的不必識煮;學習攝影構圖的入門就是要學會「識食」。要「識食」,要成為食家,重要的是要懂得分鹹、甜、酸、辣。說鹽而不講鹹,講糖而不談甜,正是「構圖法則化」容易產生的弊端。要把構圖說得簡單明白,重要的不是各按所好,各取所需地「各執幾件」,而是應該綜合、扼要地指出為何各種構圖方式能夠賦予觀者不同的「味道」—— 感覺。

把感覺二字放在心中,構圖便容易掌握得多。井字法受歡迎,是因為一般情況下人們抗拒呆板,主體偏離中央便能使畫面看起來較活潑;然而對稱法又可以帶出莊重,嚴謹的感覺,廟宇中的神像,帝王的宮殿,不是大多對稱的嗎?其他的位置又如何?例如:靠兩邊、靠上下、靠角落 ……。如此這般,我們學會的將不是法則的稱號,而是如何利用主體位置去表逹感覺。

再看線條。線條的主要作用是引導視線,只要明白了這點,各種線條的特性都不說自明:垂直線引導視線上下移動,所以適宜表達高聳;水平線引導視線左右移動,所以適宜表達開闊;直線讓視線從畫面的某一點直接移到另外一點,所以清脆利落;曲線使視線在畫面上拐彎抺角,因而溫柔婉約;假若畫面上的一個或多個形體能將視線引導,簡接地起着與線條相同的作用,就可以稱為隱藏線 ……。看,就是如此的簡單,只用「引導視線」四字,就說明了如何利用線條來構圖,還需要配上C、S、I、T、V、X,以至其餘的英文字母稱號嗎?

同理,上窄下闊穩定,下窄上闊不穩,眾人皆知,又何須指名道姓地配上正三角、倒三角呢?色彩更不消說,鮮艷亮麗使人雀躍興奮,灰沉暗啞令人感到憂鬱蒼涼,誰人不曉?一個既簡單、重要,而又合理的論點:假若各種構圖法則真的能有效地傳逹感覺,那麼,即使不知道這些法則的存在,也可以感受得到。反過來,即使用上了「法則」,但連自己也感覺不到其作用,不用也罷!

從今天起,看見美景當前,不妨想一想為何會覺得美;當被某攝影作品所感動時,不妨思考一下為何會被感動。有朝一日,當你能清晰地回答自己時,你的構圖功力便有番咁上下了!




花貓的視向引導觀者視線往右移,卻即時遭受照片邊緣的阻截,違反了「視向空間法則」,本應看起來很不舒服。但由於影子有足夠的份量,而且傾斜地向左面延伸,與花貓所處的位置形成隱藏的對角線效果,把觀者的視線拉回來,因而取得了平衡。在此視覺平衡的基礎上,花貓回首一望的姿態,反而增添了觀者對畫面以外的聯想。由此可見,打破法則的背後,還總是有別的法則存在。


【待續】

星期二, 2月 05, 2013

攝影構圖漫話 # 6 — 還以顏色

還以顏色

「真麻煩!單是點、線、面的構圖方法已是一大堆,現在更要顧及色調,還要攝前攝後 ……」

「色調?噢 …… 對不起,看來要補充一句:需要還給構圖的不單只是色調,而是涵蓋更廣泛的 —— 色彩!」

「!? ……」

色 調,只是照片中色彩運用呈現出來的主調;例如:偏藍、偏紅、冷調、暖調、高調、低調、明快、陰沉、強反差、弱反差……。除了作為主調,色彩在構圖上還起着 多方面的作用,常見的就有點綴、對比、突顯趣味中心等等。人們對色彩運用的知識,即使不是與生俱來,至少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得來:撞色,說的就是對比 色;襯色,就是運用相鄰色;明暗、反差,調節電視屏幕時就學會了……。色彩對觀者情緒的影響很直接,鮮艷與晦暗所表達的不同氣氛,毋須導賞,絕大部份的人 都會感受得到;反過來,用不着任何攝影指導,人們都喜歡拍攝色彩;「顏色很靚!」,於是就把它拍下來。因此,色彩在攝影中應用之廣泛,比點線面有過之而無 不及。

色彩在攝影作品中被重用,但在攝影構圖中卻鮮有被提及,令人費解。難道是像色調被忽略的那樣,與攝後構圖一起被劃走了?這論點看來 並不成立,因為色彩在其他方面的表現,並不如色調那樣往往需要透過攝後構圖刻意經營,而是在取景框中已經相當顯著:紅牆、綠瓦,藍天、白雲、黃金、翠 玉……,又怎可以視而不見呢?思前想後,得出以下可能的原因。

首先是歷史因素;攝影是從黑白影像開始的,傳統上攝影構圖可以不談色彩。

其 次是因為色彩太重要,所以從構圖中被劃分出來,自成一派;事實上很多攝影書藉都把色彩獨立成章。這樣的處理不無道理,因為若然認真論述起來,色彩比點、 線、面要深奧得多。至少左、右、高、低、直、曲、圓、方,都是我等日常用語,但關乎色彩的專有名詞,絕對超越平民百性的認知水平:色溫、色相、彩度、亮 度、對比色、相鄰色 ……。若嫌未夠,還可以加上一整套的色彩心理學。

構圖與色彩,是一是二?何屬何從?見仁見智。然而筆者還是傾向將色 彩納入構圖之中,為構圖「還以顏色」。這不是純粹遵循字典的解釋,而是從更深入的層面來看,色彩在構圖中比形狀更重要,更根本。照片上所有形狀都是靠色彩 的不同表現「逼」出來的。只有單一色彩表現(相同色相、彩度、亮度)的照片就有如一張顏色圖畫紙,不可能看得出任何形狀;有形無色的構圖,比理論物理所描 述的多維空間還要難以想像。




色彩對畫面構成的作用,在取景框中已是顯然易見,亦往往是驅使拍攝的主要原因,試問又怎可以視而不見呢?用而不宣,有實無名,太不公平了吧!

【待續】

星期六, 1月 26, 2013

攝影構圖漫話 # 5 — 遺忘色調

被遺忘了的色調
 
何謂色調?大致而言,色調就是照片透過明暗與色彩展現出來的主調。色調對於照片的重要性,絕不遜於替照片架設幾何結構的點、線、面。事實上,誰不曉得分光暗,辨色彩?相比幾何結構,色調更為人所熟悉:火紅的落日、幽暗的月夜、一身雪白的新娘子,於漆黑中踽踽獨行的拾荒者 ……。在這些畫面之中,能有效地牽動觀者情緒的,正是色調。

既然色調對構圖效果舉足輕重,為何竟然會被拒諸門外呢?回答這問題之前,先探討攝影構圖的特徴。

不同類型的平面藝術,由於創作時使用的物 料與工具有別,因而慣用的表達手法各有不同,反映於構圖上,便有各自的特徴。就以攝影與繪畫比較,攝影中的各種鏡頭效果,例如景深、長焦鏡的壓迫透視、廣角鏡的誇張透視等等,在繪畫中都是少有的,——在攝影出現之前甚至可以說是完全沒有。然而,造成攝影與繪畫在構圖上最大分別的並非鏡頭,而是快門;其分別並不體現於結果,而是體現於過程。快門將攝影構圖過程明確地分為兩個階段:按下快門之前,與按下快門之後; 為方便討論,不妨稱之為攝前構圖和攝後構圖。在攝前構圖階段,色調處理基本上只可以透過增減曝光、使用濾光鏡,或燈光佈置;而在攝後階段,則無論是透過暗 房技術或編修軟件,都可在以對色調作出多方面、大幅度的調節。

色調處理在攝前構圖階段的限制,為它在構圖中被忽略埋下了伏筆。然而,最終導至色調被遺忘,則應歸咎於攝影科技對構圖過程所產生的影響。

早於攝影並未普及的年代,攝影師大都是取景、拍攝、沖印、剪裁一手包辦。攝影師所參與的構圖過程是完整的,因此,無論是攝前構圖還是攝後構圖,都得到應有的 重視。但隨著彩色攝影面世,由於彩色照片的沖印技術比黑白照片來得複雜,拍攝與沖印的分工因而愈見明顯,更多的人只專注於拍攝,將沖印編修假手於人。但即 使如此,對較認真的拍友來說,由於最後成品依然被稱為作品,代表着自己的演繹,所以在照片公諸於世之前,還是要通過「自我審查」,確保「過得人,過得自 己」,因此攝後構圖仍然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。不過,到了七、八十年代,自動曝光技術趨於成熟,儍瓜機興起,沖印技術急速發展,攝影昂然步進了「3R一 小時快速沖印」的輝煌時代。至此,攝影可說是完全擺脫了攝影愛好者的羈絆,成為眾人皆曉的——拍照。對絕大部份的人—當中包括不少自認對攝影有所追求的拍 友—來說,構圖過程在按下快門的瞬間已經完結了;往後的,就交由沖印店去辦,好壞也不管了!實際上也管不了!

所有構圖處理都必須在按下快門之前完成,這無疑是將構圖與取景劃上了等號。正是如此這般的一劃,便將攝後構圖劃走了,連帶在構圖中擔當重要角色的色調,也被一併劃出了構圖以外!

然而世事多變,不乏峰迴路轉。曾幾何時攝影科技使人忽視攝後構圖,數十年後,時移勢易,攝後構圖又因為攝影科技而重獲新生。——攝影數碼化,為攝後 構圖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;構圖過程,又再度延伸到按下快門之後。今時今日,攝後編修已經成為不少拍友的規定動作。作為照片與觀眾會面之前的重要工 序,若然編修不理會構圖,構圖不包括色調,那豈不是太不明智,甚至是有點兒OUT了嗎?


在攝後構圖階段改變色調,確有化腐朽為神奇之效。拍攝造詣高超但忽略攝後構圖,是浪費天才;拍攝時不考慮攝後構圖,將會浪費不少可造之材!


未作色調處理的原圖。當時是考慮到左方較亮的雲層配合前景,在後製時應該可以有所發揮,所以把它拍下來。


【待續】

星期二, 1月 15, 2013

攝影構圖漫話 # 4 — 圖的構成

前文提及,有關攝影構圖的討論中法則充斥,打破法則有若家常便飯,棄用三分法改用對稱法,也被視為打破法則。奇怪的是,為何棄用正常白平衡改用偏藍色調,卻不獲同等看待?

「因為說的只是色調嘛!」

「色調不屬於構圖嗎?」

「色調 …… 屬於構圖嗎?」

問得好!將被攝主體放於畫面不同的位置是構圖技巧,眾人皆知;改變照片的色調,又是否構圖技巧的一種呢?

尋求答案,方法一:統計法。動用Google在網上搜尋「構圖法則」,選取十篇相關的文章,然後點算當中介紹的「法則」有多少關乎色調。結果是 —— 零!

這結果是意料之內,因為印象中攝影構圖文章談論最多的只是點、線、面。點,就是主體位置,雖然相關「法則」不多,來來去去不是黃金分割(或其近親)便是中央,但地位重要,是必選項目。線,就是線條。線條相關的名目頗多,隨手可以列出的有:對角線、斜線、垂直線、水平線、引導線、隱蔵線、S形、L形、T形、X形、十字形 ……。至於面,則分為兩種,一種是幾何圖形,主要是三角形和圓形;另一種是畫面分割方式:垂直、水平、二分、三分 ……。點、線、面、黃金分割,驟眼看來,似數學論文多於攝影文章!無論如何,色調不在討論之列。

尋求答案,方法二:查字典。根據英文字典解釋的大意,composition is a putting together of a whole,意思是將不同的東西組合成為一個整體。請留意,是整體。事實上,我們交英文科composition功課時,都會交出整篇文章,大概不會只交大綱吧?因此,照片的構圖應該是對整個畫面而言,關心的不是只圖的結構,而是「圖的構成」,是整個畫面的構成方式。若用平面美學的術語描述,就是畫面中全部造型因素的總和。

若然構圖是「圖的構成」,那麼畫面中呈現的點、線、面,只是構圖的一部份;主體、陪體,也是構圖的一部份;主體、陪體以外的空間,也是構圖的一部份;前景、背景、色彩、明暗,全部都是構圖的一部份。總之,畫面所有的造型因素,以至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,都是構圖的內容。這亦表示攝影構圖並不局限於按下下快門之前的取景,而應該包括成像之後的剪裁、編修等一系列的造型因素處理。

不同的尋求答案方法,得出不同的結果。哪個對?哪個錯?筆者年少求學時曾經鍾情數學,對幾何圖形略有偏愛,然而更欣賞數學中的邏輯嚴謹,定義明確。難得身為版主,獨裁有理,一於按字典中的定義「釋法」:色調,屬於構圖。




同樣的原始影像,三種不同的色調處理。屬優屬劣,見仁見智,卻無碍於展示出色調是構圖 — 圖的整體構成 — 的一部份。

【待續】


星期日, 1月 06, 2013

攝影構圖漫話 # 3 — 法則偽術

打破法則的偽術

筆者之見,如上文所述的改變色調,不應該被尊稱為打破法則。首先,假如保持正常白平衡不是法則,改變色調當然沒有打破任何法則。但即使它算得上是法則,改變色調,其實也沒有將它打破。因為那只是棄用「看起來較自然」的「白平衡法則」,而改用「令人感覺淒冷」和「有較強戲劇性」的「偏藍法則」而已。這就如某人有兩件款式不同的外衣,同一件穿了好幾天後,改穿另一件,並不表示他多了一件新外衣。真正的打破法則,或多或少要增添一些本來沒有的東西。

「打破法則」與「改用法則」,本質上有顯著分別,但不知為何在攝影討論中卻經常混為一談。日前網友傳來一個專門討論Break the ‘Rules’ of Photography(打破攝影法則)的網頁連結。當中有討論Break the Rule of Thirds(打破三分法則)的,打開一看,示範照片是一幅以對稱法演繹的公路場景,即頗常見的,一條從近到遠至看不到盡頭的公路場景。假如這是打破法則,那是不是可以反過來,找一幅俯拾皆是的三分法示範照,然後對應寫一篇 Break the Rule of Symmetry(打破對稱法則)呢?

看罷該文,再看網頁大標題,竟然有所發現:原來標題中Rules一字被括上了引號。這倒是非常明智的舉措。

法則一詞在攝影中常被濫用,其中關乎構圖者尤甚,差不多凡是應用起來有效的方法,都被升格為法則,「法則」幾乎變成了「方法」的同義詞。於是,建議變了規定,指引成為法律,結果是:攝影新手對著大堆的法則無所適從;老手們卻是無時無刻地以身試法,由朝到晚「打破法則」!

幸而,要擺脫這境況無需出動「人大釋法」,只要根據「立法原意」,將「法則」還原為「方法」便可以了。但願從今以後,大家不用再花氣力去「打破法則」了。三分法就是將畫面分為三等份的構圖方法,對稱法就是將畫面上的形體作對稱安排的方法;各施各法,悉隨專便。

食咖哩魚蛋有很多方法;用竹籤,用叉,用手都可以,毋須「打破法則」。

採用對稱法構圖,並沒有打破黃金分割法則;斜線構圖,沒有打破水平線法則;又直又曲的線條,沒有打破曲線或直線法則;偏暗的曝光,沒有打破正常曝光法則;…… 賣電器的賺錢豐澤,也沒有打破賣體育用品搵食的馬拉松法則 ……

【待續】

繁花似咁

去年底國內上映的電視劇《繁花》爆紅,紅的程度,以發紫形容還不足夠。因為那不只是紅,而是在相當程度紅出個文化現象。文學、歷史、政治、文化、流行音樂,一時間,網上媒體繁花競放,嘩啦啦的甚麼都被拉落水,沾上光。當中的來龍去脈,前因後果,錯綜複雜,不輸互聯網。坦白說,此中有多少似是而非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