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8月 31, 2019

彩雲邨外彩虹路 ─ 光軌拍攝分享

 自從數碼攝影興起,很多以前被認為屬於高級組的拍攝題材,亦逐漸走入尋常拍友家,而拍攝晚間車輛行走時形成的光流跡(又稱光軌),當是其中之一。大概是五年前吧,曾經當過光軌攝影班的導師,那時候,光軌拍攝對不少同學而言,仍是相當陌生,對拍攝效果要求不高,班組的安排亦相對容易,只需沿金鐘道,即是由中環遮打道至灣仔太古廣場的一段電車路,找幾個標準位,輕輕鬆鬆地拍上半晚,同學們已是不亦樂乎,成功感不俗。事實上,這些車輛光軌照片,不乏色彩繽紛的線條,視覺上相當吸引。

dcf-travel-img-36466

dcf-travel-img-36467

dcf-travel-img-36468

然而話雖如此,若果認真起來,不難發覺在鬧市中拍攝光軌,其實存在不少難以處理的技術問題。以下姑且列出幾項,並分享半點改善心得。問:為什麼只是改善?答:因為仍未找到徹底解決方案。

一、UFO

假如真是拍到UFO,那倒不失為值得高興的事情。可惜,這些UFO 只是各種燈光的反射,當中最常見的,是路燈投射於車輛側面造成的反光。

dcf-travel-img-36469
▲ 綠色箭咀標示的是路燈在巴士車身造成的UFO(反光)

徹底避開「UFO」是困難的。須知道,在香港,行車道上的路燈總是不會缺少。要減少,或減低其對畫面的干擾,唯有遠離路燈,及留意路燈的位置,根據入射角等於反射角的原理,估計可能出現反光的位置,儘量避開就是了。

二、飛燈不動

「飛矢不動」是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提出的一個悖論,指出劃空而過的飛箭在每個瞬間其實是停頓的,因此,飛箭其實是不動的。沒料到,這說法在今天的光軌拍攝得以體現。且看下圖,巴士路線燈牌的字樣清晰可見,與流暢的光軌線條格格不入。

dcf-travel-img-36472
▲ 綠色箭咀標示的是巴士路線燈牌留下的殘影;紫色箭咀則標示車身反光。
兩者加在一起,畫面上的燈光可說是凌亂不堪。

造成這現像,是由於 LED 燈光急速閃動的緣故。解決方法?請恕小弟坦白,除了打茅波後製之外,未諗到!

三、光明大道

街道燈光明亮,晩間駕駛亦能保證視野清楚,本來是路政署的德政,但對拍攝光軌來說,卻並非好事。太明亮的環景照明,削弱了車燈與路面的光差。這問題,對明亮的車頭燈所造出的軌跡問題不大,但對相對暗淡的車尾燈而言,卻可以是個大問題。選擇較暗的路段拍攝當然是方法之一,而其他值得留意的因素亦不少。例如:車速快則燈光暗淡,慢則明亮;車輛駛經需減速的路段會亮起明亮的煞車燈;較接近路面低角度拍攝,可減弱路面的反光等等。其中一個較少人留意的方法,是控制長曝的時間;也就是,在足以記錄所需光軌長度的前題下,儘量減少曝光時間。箇中原理簡單,因為當車輛走出了畫面,車尾燈光對曝光再沒任何貢獻,更長的曝光時間,只會令拍出的路面更光亮,因而反差變得更弱。

dcf-travel-img-36470
▲ 未經編修的車尾燈光軌,在光亮的路面並不明顯。

除了以上提出的幾種於拍攝時採用的方法之外,後製當然亦是一個有效的手段。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,是不少編修軟件都設有針對個別色彩調節的功能,只要調低黃色的濃度及亮度,就可以令路面明顯暗下去(香港的路燈多是黃色的)。相反,把紅色的濃度調高,並適當調節亮度,就可以令車尾燈劃出的光軌變得明顯。

dcf-travel-img-36471
▲ 以 ACR (Adobe Camera Raw) 按上述方法編修,並加強反差,尾燈光軌變得明亮顯著。

除了以上提出的幾項難題之外,影響光軌拍攝效果的因素還有很多,諸如車輛流量、車速快慢、上斜落斜、直路彎路、路面是否平坦、交通燈位的截放時間,以至車輛種類等等,在在都會影響拍攝出來的效果。可以這麼說,場景選擇和把握時機,是光軌拍攝中至為重要的技巧。以下的照片拍自九龍彩雲邨對開的一段新清水灣道,可見有了繽紛光軌的點綴,即使並非甚麼著名景點,亦不乏可觀之處。

在新清水灣道行人天橋向牛池灣方向拍攝 ▼

dcf-travel-img-36473

dcf-travel-img-36474

dcf-travel-img-36475

在新清水灣道行人天橋向彩雲邨方向拍攝 ▼

dcf-travel-img-36476

dcf-travel-img-36477

彩雲邨停車場對出路段拍攝上行及下行車輛 ▼

dcf-travel-img-36478

dcf-travel-img-36479

選擇這路段拍攝的主要原因,是在數百米範圍之內,差不多已可找到所有上述影響光軌拍攝效果的因素,加上交通方便,從港鐵彩虹站 A1 出口沿新清水灣道上行,大概五分鐘便可抵達。除此之外,行人亦少,在此拍攝,既不會妨礙別人,亦不怕人多滋擾,相當適宜作為光軌拍攝的練習場地。

dcf-travel-img-36480

dcf-travel-img-36481

 

星期五, 8月 09, 2019

舞麒麟 @ 長洲太平清醮

 前文《走午朝 @ 長洲太平清醮 》介紹過長洲太平清醮的走午朝醮祭祀儀式,本文轉轉口味,介紹此節日中的另一傳統活動,舞麒麟。

在香港,舞獅舞龍見得多,舞麒麟比較少見,但長洲太平清醮卻是例外。究其原因,首先是長洲太平清醮的起源,與陸海豐人藉北帝之神威打醮抗疫相關,廣東人及客家人,都只是後來加入的族群。時至今天,稍加觀察,亦不難發現節日中的各項傳統活動,仍是潮汕文化主導,廣東、客家為輔。而舞麒麟,正是陸海豐人的傳統文化。另一方面,長洲人不舞龍。有說是因為水上人對龍忌諱,但即使無此忌諱,長洲地小街巷窄,客觀條件亦不適宜舞龍。綜合多種原因,麒麟便儼然成為長洲太平清醮中瑞獸表演的主角。會景巡遊之前一日及當日,伴隨麒麟隊伍的鑼鼓嗩吶聲,在長洲的不同地區此起彼落,幾乎可以用不絕於耳來形容。

dcf-travel-img-36237

既然在香港多見醒獅少見麒麟,小弟不妨在此多寫幾句,將兩者稍作比較。年輕的朋友未必知道,現時香港常見的醒獅,與數十年前的有很大分別。簡單而言,香港沿襲嶺南文化,從前看到的多是傳統南獅,着重表現意態神韻。若然覺得意態神韻有點抽像,不妨到 YouTube 搜尋粵語長片《黃飛鴻醒獅獨霸梅花樁》或《黃飛鴻巧奪鯊魚青》,看看當中的醒獅場面,以作參考。至於現時看到的醒獅表演,則多數是南北醒獅互相融合,又稱南獅北舞,外形是傳統南獅,卻滲入了北獅的動作,較為偏重於技藝形式與觀賞性。相比之下,長洲太平清醮中看到的麒麟,明顯保留着更多的傳統特色與宗教元素。這方面,不難從麒麟的開光儀式、造型、鼓樂用具的裝飾、表演者服飾,以至表演內容之中看得出來。除此之外,長洲太平清醮中的麒麟品種亦比醒獅多,這將會在以下的照片略加說明。

麒麟在太平清醮中頻頻亮相,要拍得到並不困難,若能掌握出沒地點,更可事半功倍。關於這方面,筆者之前在本欄發表的拙文《以逸代勞、守株待兔 ─ 長洲太平清醮 2015》有所提及,指出只要留守北帝廟前一帶,便收穫可期。以下的照片,除了部份遊街採青的之外,其餘的都是在此區域拍攝。

當然,拍得到不等於拍得好,拍攝麒麟最好知其脾性。筆者之見,拍麒麟比拍醒獅困難。醒獅有較明顯的定式亮相,而麒麟,則是冇時停,大部份時間都在搖頭擺腦。不過,若然能夠掌握搖擺的節奏,卻可以拍出豐富吸引的動感。

dcf-travel-img-36238

dcf-travel-img-36239

北帝廟旁邊臨時搭建的神壇,是所有進入北帝康樂廣場(北帝廟前的球場空地)的麒麟必然到訪的第一站。牠們會先在一段距離以外作勢準備,然後飛奔衝向神壇,在壇前參拜。

dcf-travel-img-36240

dcf-travel-img-36241

拜過神壇之後,麒麟便會退下石階,繞到旁邊,再沿北帝廟前石階往上衝,到廟前行禮參拜。遇到石階仍有人停留,走在前面開路的便大聲喝令讓路,動作緊湊,氣氛緊張。

dcf-travel-img-36242

dcf-travel-img-36265

廟前的空地較闊落,可以有較多的拍攝角度,然而要拍得到的話,便要把握時機靈活走位了。

dcf-travel-img-36244

dcf-travel-img-36245

以下兩幅照片,可以看到不同形狀的麒麟。上圖是海陸豐麒麟,下圖是客家麒麟。客家麒麟的體形比海陸豐麒麟細少得多。

dcf-travel-img-36266
▲  海陸豐麒麟

dcf-travel-img-36247
▲  客家麒麟

過了北帝廟,麒麟便會繞到北社三里,沿斜路返回北帝康樂廣場,繼續到各神壇前面參拜。廣場上遊人眾多,要拍出較理想的構圖並不容易。在這情況下,小弟會多用低角度拍攝,一來方便避開人群,取得較素淨的背景,二來即使距離較近,亦容易拍到麒麟身體的大部份,不至沒頭沒腳,透視感亦較強。此外,小弟亦喜歡配上明顯的前景,除了老生常談的增加深度及趣味之外,前景亦有助遮掩雜亂的背景。

dcf-travel-img-36248

dcf-travel-img-36249

麒麟出場當然不是只為拜神,表演也是目的之一。各場的表演多數在戲棚內進行,偶然也會在戲棚之外,日夜場兼備。這些表演通常都會有功夫表演伴隨進行。和舞麒麟相似,表演的功夫都比較傳統,與現時常見,像自由體操那樣可以評分比賽的大相逕庭。

dcf-travel-img-36250

dcf-travel-img-36251

dcf-travel-img-36252

說到表演,不得不提以下照片中的金獅,又稱虎獅或陸封獅子,據聞亦屬麒麟的一種,然而觀其舞動方式,似乎更像醒獅。

dcf-travel-img-36267
▲  金獅 (又稱虎獅或陸封獅子)

金獅表演以故事形式進行,一位穿着貎似哪吒模樣,背掛七星寶劍的年幼「舞獅郎」,揮舞着手中的弄獅神器,與金獅玩耍。本來玩得好地地,不知怎的又會被金獅吞吃了。幸得兩位世外高人「大頭和尚」與「米翠娘」出手相助,與金獅鬥法一番之後,使舞獅郎得以逃出獅口,過程緊張、精彩、有趣兼而有之。

dcf-travel-img-36254

dcf-travel-img-36255

dcf-travel-img-36256

dcf-travel-img-36257

dcf-travel-img-36258

除了拜神、表演之外,麒麟和醒獅相似,亦會遊街採青。穿梭於橫街窄巷之中,古老傳統的麒麟造型,與長洲的漁村風味、小鎮風情,襯托起來尤其匹配。

dcf-travel-img-36259

dcf-travel-img-36260

dcf-travel-img-36261

dcf-travel-img-36262

dcf-travel-img-36263

記得最初拍攝舞麒麟時,總會將之與七彩繽紛的醒獅作比較。感覺上,麒麟既傳統,也神秘。後來知道客家麒麟開光,是要待深夜之時,到深山無人之處進行的,更覺神秘得令人畏懼。

dcf-travel-img-36264

以現代人的目光來看,與各種瑞獸表演緊密結合的宗教儀式,離不開迷信。然而深入一點想,迷信或許正是這等傳統瑞獸的靈魂。一頭不用開光,不貼神符,不拜神明的麒麟,不論舞動得如何好看,恐怕亦只會流於一種以工藝紥作為器材的文娛表演而已。


相關文章 -
走午朝 @ 長洲太平清醮
神壇燭影 ─ 長洲太平清醮 2016
以逸代勞、守株待兔 ─ 長洲太平清醮 2015
長洲太平清醮 2013









星期四, 8月 01, 2019

無添加夜燈人像 @ 南豐紗廠

 食過返尋味,但又不想照辦煮碗。這正是小弟不久之前,領教過南豐紗廠夜拍黑白滋味之後的想法 ( 請參看拙文《 黑白交織 @ 南豐紗廠》)。要得償所願並不困難,之前影黑白,可以改拍彩色;之前拍景物,可以改拍人物。因為夜間南豐紗廠最吸引之處,主要在於光影,而非黑白,亦非人與物。某程度而言,舉凡光影吸引的地方,拍攝人像,精彩亦可預期,問題只在於能否善用光影。於是,立刻 Whatsapp 聯絡模特兒,並附上幾幅南豐光影黑白照作餌,邀請幫忙。

dcf-travel-img-36041

一般而言,夜間拍攝人像,首要考慮的是照明。照明方法不外乎兩大門派,一是打燈佈光,二是利用現場光。兩種方法各有好處,互不排斥,可以同時使用。相比之下,前者麻煩程度較高,需要器材亦多,筆者以懶惰著稱,當然傾向選擇後者,再加上南豐紗廠的現場光魅力非凡,就地取材,當然是不二之選。此外,雖然之前在南豐現場拍攝過好幾遍,得知管理員及商戶基本上 photo-friendly,但始終不是私人影室,以現場光拍攝,對其他遊人的滋擾可以減到最低。

曾看過某些人像攝影師作品,拍攝地點遍及世界各地,然而幅幅大頭兼夾背景鬆朦,完全看不出天南地北,如此一來,倒不如省回旅費留港多拍幾輯。既然南豐紗廠光影精彩,在此拍攝人像,保留現場光影之美當然是重中之重,否則就是浪費。然而現場光源只可選擇,不能控制,怎樣才可以做到人景兼顧呢?答案當然離不開人與景:一、以模特兒的甫士作配合,尤其是面向與光向的配合;二、將模特兒當作是景物,使融入光影之中;這聽起來有點不人道,但卻行之有效。要理解以上兩點其實不難,看個例子就可以了,請參看【圖1】至【圖3】。

dcf-travel-img-36023
【圖1】

dcf-travel-img-36024
【圖2】

dcf-travel-img-36025
【圖3】

先說甫士配合。照片中模特兒所處位置,主要照明位於上方,燈光由上而下,屬頂光,而且光質相對較「硬」,拍攝時若模特兒面孔向下,便會黑口黑面;即使水平橫向,亦容易在臉上留下難看的陰影。這幾幅照片之中,模特兒臉孔稍為向上,便輕易解決了問題。當然,面向需要合理自然的姿勢來配合,不可以硬磞磞的抬起頭算是交差。

至於人物、景物與光影的融合,亦不玄妙,重點是無需計較太多甚麼構圖法則,着眼於光影在畫面上呈現的視覺均衡,以及明暗反差效果。以【圖1】及【圖2】為例,背景樓梯形成的大幅陰影,雖非實物,但在視覺上卻極具份量,與地面受光位置配合成為主導畫面的構圖元素。【圖1】之中,人物、桌椅、前方地面亮光更是儼然合而為一,與背景形成對比。至於【圖3】,桌椅與人物的組合效亦與【圖1】相近;畫面的均衡及其他變化,則藉失焦的背景與前景來構成。

以下再選出幾組拍自不同場景的照片。不難看出,場景雖異,原則不變。

▼ 與【圖1】至【圖3】相同場景,不同拍攝角度與手法。

dcf-travel-img-36026

dcf-travel-img-36027

▼ 以餐廳門口的燈光招牌作照明,配襯附近不同的景物。

dcf-travel-img-36028

dcf-travel-img-36029

dcf-travel-img-36030

dcf-travel-img-36031

▼ 借助行人天橋的發光地版,與玻璃圍欄的反光營造效果。

dcf-travel-img-36032

dcf-travel-img-36033

▼ 打烊的商舖,透明卷閘造就有趣的光影線條。

dcf-travel-img-36034

dcf-travel-img-36035

dcf-travel-img-36036

dcf-travel-img-36037

▼ 明亮雪白的後樓梯,是場地中大量高對比光影的「異類」。

dcf-travel-img-36038

dcf-travel-img-36044

本文模特兒 Jenny Chong。
Facebook : Jenny Chong
Instagram : jennychongcky


相關文章 -
黑白交織 @ 南豐紗廠









不拘一格攝櫻材

今年春節姍姍來遲,急景殘年與梅花山櫻的花期重疊,加上過年前的一陣忙碌,便錯過了拍攝的機會。真的是那麼忙嗎?撫心自問,更大的原因還是懶。 去年年初,側聞有關當局計劃在城門河邊栽種更多的觀賞花卉。果不然,過年前的一段日子,留意到城門河邊有大量的種植行動。一下子,以逸待勞的思想掩蓋了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