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8月 09, 2019

舞麒麟 @ 長洲太平清醮

 前文《走午朝 @ 長洲太平清醮 》介紹過長洲太平清醮的走午朝醮祭祀儀式,本文轉轉口味,介紹此節日中的另一傳統活動,舞麒麟。

在香港,舞獅舞龍見得多,舞麒麟比較少見,但長洲太平清醮卻是例外。究其原因,首先是長洲太平清醮的起源,與陸海豐人藉北帝之神威打醮抗疫相關,廣東人及客家人,都只是後來加入的族群。時至今天,稍加觀察,亦不難發現節日中的各項傳統活動,仍是潮汕文化主導,廣東、客家為輔。而舞麒麟,正是陸海豐人的傳統文化。另一方面,長洲人不舞龍。有說是因為水上人對龍忌諱,但即使無此忌諱,長洲地小街巷窄,客觀條件亦不適宜舞龍。綜合多種原因,麒麟便儼然成為長洲太平清醮中瑞獸表演的主角。會景巡遊之前一日及當日,伴隨麒麟隊伍的鑼鼓嗩吶聲,在長洲的不同地區此起彼落,幾乎可以用不絕於耳來形容。

dcf-travel-img-36237

既然在香港多見醒獅少見麒麟,小弟不妨在此多寫幾句,將兩者稍作比較。年輕的朋友未必知道,現時香港常見的醒獅,與數十年前的有很大分別。簡單而言,香港沿襲嶺南文化,從前看到的多是傳統南獅,着重表現意態神韻。若然覺得意態神韻有點抽像,不妨到 YouTube 搜尋粵語長片《黃飛鴻醒獅獨霸梅花樁》或《黃飛鴻巧奪鯊魚青》,看看當中的醒獅場面,以作參考。至於現時看到的醒獅表演,則多數是南北醒獅互相融合,又稱南獅北舞,外形是傳統南獅,卻滲入了北獅的動作,較為偏重於技藝形式與觀賞性。相比之下,長洲太平清醮中看到的麒麟,明顯保留着更多的傳統特色與宗教元素。這方面,不難從麒麟的開光儀式、造型、鼓樂用具的裝飾、表演者服飾,以至表演內容之中看得出來。除此之外,長洲太平清醮中的麒麟品種亦比醒獅多,這將會在以下的照片略加說明。

麒麟在太平清醮中頻頻亮相,要拍得到並不困難,若能掌握出沒地點,更可事半功倍。關於這方面,筆者之前在本欄發表的拙文《以逸代勞、守株待兔 ─ 長洲太平清醮 2015》有所提及,指出只要留守北帝廟前一帶,便收穫可期。以下的照片,除了部份遊街採青的之外,其餘的都是在此區域拍攝。

當然,拍得到不等於拍得好,拍攝麒麟最好知其脾性。筆者之見,拍麒麟比拍醒獅困難。醒獅有較明顯的定式亮相,而麒麟,則是冇時停,大部份時間都在搖頭擺腦。不過,若然能夠掌握搖擺的節奏,卻可以拍出豐富吸引的動感。

dcf-travel-img-36238

dcf-travel-img-36239

北帝廟旁邊臨時搭建的神壇,是所有進入北帝康樂廣場(北帝廟前的球場空地)的麒麟必然到訪的第一站。牠們會先在一段距離以外作勢準備,然後飛奔衝向神壇,在壇前參拜。

dcf-travel-img-36240

dcf-travel-img-36241

拜過神壇之後,麒麟便會退下石階,繞到旁邊,再沿北帝廟前石階往上衝,到廟前行禮參拜。遇到石階仍有人停留,走在前面開路的便大聲喝令讓路,動作緊湊,氣氛緊張。

dcf-travel-img-36242

dcf-travel-img-36265

廟前的空地較闊落,可以有較多的拍攝角度,然而要拍得到的話,便要把握時機靈活走位了。

dcf-travel-img-36244

dcf-travel-img-36245

以下兩幅照片,可以看到不同形狀的麒麟。上圖是海陸豐麒麟,下圖是客家麒麟。客家麒麟的體形比海陸豐麒麟細少得多。

dcf-travel-img-36266
▲  海陸豐麒麟

dcf-travel-img-36247
▲  客家麒麟

過了北帝廟,麒麟便會繞到北社三里,沿斜路返回北帝康樂廣場,繼續到各神壇前面參拜。廣場上遊人眾多,要拍出較理想的構圖並不容易。在這情況下,小弟會多用低角度拍攝,一來方便避開人群,取得較素淨的背景,二來即使距離較近,亦容易拍到麒麟身體的大部份,不至沒頭沒腳,透視感亦較強。此外,小弟亦喜歡配上明顯的前景,除了老生常談的增加深度及趣味之外,前景亦有助遮掩雜亂的背景。

dcf-travel-img-36248

dcf-travel-img-36249

麒麟出場當然不是只為拜神,表演也是目的之一。各場的表演多數在戲棚內進行,偶然也會在戲棚之外,日夜場兼備。這些表演通常都會有功夫表演伴隨進行。和舞麒麟相似,表演的功夫都比較傳統,與現時常見,像自由體操那樣可以評分比賽的大相逕庭。

dcf-travel-img-36250

dcf-travel-img-36251

dcf-travel-img-36252

說到表演,不得不提以下照片中的金獅,又稱虎獅或陸封獅子,據聞亦屬麒麟的一種,然而觀其舞動方式,似乎更像醒獅。

dcf-travel-img-36267
▲  金獅 (又稱虎獅或陸封獅子)

金獅表演以故事形式進行,一位穿着貎似哪吒模樣,背掛七星寶劍的年幼「舞獅郎」,揮舞着手中的弄獅神器,與金獅玩耍。本來玩得好地地,不知怎的又會被金獅吞吃了。幸得兩位世外高人「大頭和尚」與「米翠娘」出手相助,與金獅鬥法一番之後,使舞獅郎得以逃出獅口,過程緊張、精彩、有趣兼而有之。

dcf-travel-img-36254

dcf-travel-img-36255

dcf-travel-img-36256

dcf-travel-img-36257

dcf-travel-img-36258

除了拜神、表演之外,麒麟和醒獅相似,亦會遊街採青。穿梭於橫街窄巷之中,古老傳統的麒麟造型,與長洲的漁村風味、小鎮風情,襯托起來尤其匹配。

dcf-travel-img-36259

dcf-travel-img-36260

dcf-travel-img-36261

dcf-travel-img-36262

dcf-travel-img-36263

記得最初拍攝舞麒麟時,總會將之與七彩繽紛的醒獅作比較。感覺上,麒麟既傳統,也神秘。後來知道客家麒麟開光,是要待深夜之時,到深山無人之處進行的,更覺神秘得令人畏懼。

dcf-travel-img-36264

以現代人的目光來看,與各種瑞獸表演緊密結合的宗教儀式,離不開迷信。然而深入一點想,迷信或許正是這等傳統瑞獸的靈魂。一頭不用開光,不貼神符,不拜神明的麒麟,不論舞動得如何好看,恐怕亦只會流於一種以工藝紥作為器材的文娛表演而已。


相關文章 -
走午朝 @ 長洲太平清醮
神壇燭影 ─ 長洲太平清醮 2016
以逸代勞、守株待兔 ─ 長洲太平清醮 2015
長洲太平清醮 2013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武器&武功 @ 草根散記

  日前在社交媒體中發了個問題:外影班中,同學討論最多的是甚麼?回應的,大致都答中了 model answer,是器材。外影班中,除了拍攝,總會有不少轉場換景的時間,一眾人等行行企企,閒聊之中,關於攝影的,主要就是器材。風景、花卉小品的外影還好,同學間中會較認真地分享一下經驗,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