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7月 13, 2024

武器&武功 @ 草根散記

 日前在社交媒體中發了個問題:外影班中,同學討論最多的是甚麼?回應的,大致都答中了 model answer,是器材。外影班中,除了拍攝,總會有不少轉場換景的時間,一眾人等行行企企,閒聊之中,關於攝影的,主要就是器材。風景、花卉小品的外影還好,同學間中會較認真地分享一下經驗,討論些拍攝技巧,但人像班,十居其九還是器材,當中關於鏡頭的最多,相機其次。其實拍攝甫士人像所需的技巧,相比拍攝景物,肯定有多冇少,起碼多了與 model 溝通這方面,用光也相對講究,可惜偏偏卻仍是器材掛帥。

誠然,即使「買器材不送技術」經常掛在口邊,但必須承認,好的器材確實有助拍出好照片。對於某些特別題材而言,合適的器材更是必須品。之不過,當器材,以及其他客觀條件相近的情況下,能否拍出比別人好的照片,主要還是看技術。

只說技術似乎過於簡化,技巧提升技術,理論支撐實踐,心法指導行動,學攝影,器材知識以外,即使撇開那些文化哲學級別的高深知識不計,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。然而業餘攝影圏中,普遍現象是偏向接受具體、淺白的資訊,稍不具體、需要略為鑽研、多動腦筋的,沒有很大的市場。這也難怪,對不少業餘玩家而言,重要的是享受拍攝過程,以及隨之而來,各種可能出現的樂趣。

然而話得說回來,即使閣下願意花精力去多學攝影理論,以目前的攝影生態來看,要找到適當的門路也不容易。若然自信有足夠的是非判斷能力,懂得過濾似是而非的內容,互聯網應該是個最可行,也經濟實惠的途徑吧。

dcf-travel-img-50029

論武功,俗世中邊個高?武俠小說中,打遍天下無敵手的,從來都唔係靠武器。當然,你得把刀仔,人地有 AK47,就幾好武功都冇用。然而,當彼此都用 AK47,操作純熟有着數;當操作同樣純熟,眼界準繩有着數;當眼界都係不相伯仲,戰術高低會係致勝關鍵。攝影也類似,單靠器材,走不了很遠,爬不上很高。

 




星期四, 6月 27, 2024

夏荷再記。天公造美

今年初夏,全港各大小荷塘,花開狀況就只四個字足以形容 ─ 強差人意。就連北上尋荷的,也回報花況不及往年。正當荷攝圏中瀰漫着失望情緒,天水圍公園的荷花池,仿若橫空出世。

dcf-travel-img-49995

過去多年,由於境內各大著名荷塘未見衰落,拍荷無需捐窿捐罅,小弟從未到過天水圍公園拍攝荷花。而事實上,以城中荷塘聲譽而言,天水圍公園可說是不見經傳。首次踏足,不能就同一荷塘與往年作出比較,但以當下所見的種植狀況,與城中其他荷塘相比,這裡確乎展現出獨特的優勢。

dcf-travel-img-49996

dcf-travel-img-49997

首先是大,池塘面積大。以香港境內公園計,除了濕地公園,這池塘面積應是最大。池塘大的好處很多,最明顯的是容易迴避背景中無謂的干擾。寬廣的水面, 瀲灩波光更是絕佳的背景。

其次是多,種植位置多。荷花的種植,分佈於池塘中幾個不同區域,並且各處環境不同,因而取景位置不單只多,而且不乏變化。其中更有不設欄河,可以極近距離取景的位置。如此一來,除了方便靠近特寫之外,亦為低角度取景、配罝前後景等拍攝手法,提供更多的可能。

dcf-travel-img-50007

dcf-travel-img-50008

此外,池塘中還有噴水噴霧,雖然規模不大,但也聊勝於無,相信可以滿足不少好此道者。至於公園內的一般便民標配,更不用多說了。整體而言,這裡是一個頗為適宜「他他條條」消磨大半天,慢條絲理地進行沉浸式創作的荷塘。

dcf-travel-img-49998

dcf-travel-img-49999

dcf-travel-img-50000

首次到訪,拍攝可說只是試探式,本來就沒有太大期望。從下午二時至四時,開始時驕陽似火,拍攝位置無遮無擋,到後來轉移陣地,走到林蔭掩映之處,配上前景,又見荷花若隱若現。然而就是如此的兩小時見乜影乜,回放檢視拍攝所得,卻也多少反映出在此拍攝荷花的可塑性;既可以大小通吃,也適宜軟硬兼施。

dcf-travel-img-50003

dcf-travel-img-50004

因材施拍向來是小弟的習慣。於烈日下乾巴巴被煎熬的荷花,與位處噴水池邊水霧均沾的,即使不在現場目睹,聽起來的感覺也截然不同。拍攝時因勢利導,以庖丁解牛思維應對。前者強調明亮鮮艷的色塊,偶然配上深暗的背景,而後者,則以水點激起的大片花白作為背景,以池塘邊不知名的花葉作前景,並採用多拍重曝,使形色隱約呈現,朦朧更朦朧。即使當時並沒有噴霧,拍過幾幅之後,已即時聯想到「天水圍的日與霧」。 

dcf-travel-img-50005

dcf-travel-img-50006

不經不覺,今年的夏至,已在上週五悄然渡過。然而城中各處的夏荷,大都仍是那樣的不慍不火。幸而在這曾經偏遠的地方,「天公造美」,藉着池塘中的點點繁花,為隨後而來的仲夏帶來希望。




星期四, 6月 20, 2024

夏荷又記。凡人閒語

開講有話,各師各法,各馬各紥,唔同的攝影導師,有唔同的教學方法。江湖傳聞之中,存在某種頗為亮眼的經典教學套路,那就是上課時秀出靚相,引起學員對所所用拍攝器材的興趣,繼而深入介紹器材的優點,以及優惠購買渠道。當學員都添置了相同的器材,自然也可以拍出相似的靚相,成效立杆見影。

小弟向來缺乏商業頭腦,除了人所共知的廣告消息之外,再沒有其他額外的的優惠資訊,難以施展上述的教學高招,唯有反其道而行,以接近學員手頭擁有的器材作拍攝示範。日前「夏荷留影」於粉嶺康樂公園的實拍活動,就放棄近日自己常用的折反(波波)鏡,全程使用與大部份同學配備相近的 70~300mm f/4~5.6 zoom 鏡。

相當程度而言,拍攝技術要求的高低,與手中器材性能的高低成反比。器材性能越高,技術要求越低;器材性能越低,技術要求越高。坦白,小弟從心底裡佩服那些只用天涯鏡拍攝荷花的同學。缺乏了容易拍出誘人效果的工具,就只能以基本技術取勝。然而對攝藝研習而言,又不失為極佳的磨練。

正如不久前小弟發佈的拙文《夏荷小記。煩人密語》所提及,康樂公園的荷塘狀況,花葉既多且雜,要能較好地框出簡潔的畫面,適宜採用長焦、大光圏,又或者折反式鏡頭。明顯地,手上的 70~300mm zoom 鏡並不屬於這一類。

能於平凡中看出不平凡,是攝影眼的能耐。整理與截取,可說是使用平凡鏡頭取景拍攝的要訣。而兩者的背後,隱藏着相同的技術要領,那就是比例的掌控。難明?不好說,睇相。

dcf-travel-img-49985

以上這個場景,驟眼看,一般只會留意花葉與水面的分佈。當然這是基本,也是重要。然而在這基礎之上,如何令花葉的部份看起來不那麼凌亂,就要花點心思。細心看,目前這框選,其實花葉大致可以分成三組,而且有着大小比例。右下的一組既近且大,明顯是主角。上方靠左邊的部份,大致又成為一組,份量略小。右上方最遠的,是另一組,分量最輕。如此一分,畫面看起來就顯得有秩序,有主次,有層次。至於上方荷花的倒影,與下方荷花主角產生呼應效果,讓視線在畫面中完整地繞上一圈,只是偶有所得的錦上添花。

說過分組整理,用同樣場景看看可以如何截取。以下一橫一直兩幅,不用多說了吧?不過還是有點細節值得一提。直的一幅,近景、遠景,以及中間水面留白,三者所佔視覺份量的比例,是考慮重點。而橫的一幅,除了同樣的比例考慮之外,右下角的一堆花葉,其實也有稍作出分組處理。

dcf-travel-img-49986

dcf-travel-img-49987

同樣的對角安排,同樣的主次營造,同樣的比例考慮,也應用到以下的兩幅之中。

dcf-travel-img-49988

dcf-travel-img-49989

整理與截取的技巧,不單只適用於從大處框選出小部份,反過來,從小處入手,然後將範圍逐漸擴大,也同樣有效。要訣是適可而止,切忌貪大求全,框出看起來有規律的部份就足夠了。而在規律營造的方面,荷葉很多時都能擔當重要角色。

dcf-travel-img-49990

dcf-travel-img-49991

dcf-travel-img-49992

有靚景影靚相,何難之有?能於平凡景觀中覓得好景,那管是奪目的紅艷,還是虛幻的倒影,同樣荷其滿足。

dcf-travel-img-49993

dcf-travel-img-49994

 



星期四, 6月 06, 2024

夏荷小記。煩人密語

 少又話少,多又嫌多,好麻煩呀你!

沒錯,人類是最麻煩的生物。初夏兩訪城門谷拍荷,花開零星落索,意興闌珊,於是轉戰粉嶺康樂公園。

dcf-travel-img-49879

dcf-travel-img-49880

到埗,還未看得見荷塘,已見池塘旁邊人影幢幢,此起彼落。心想:這回肯定冇走雞了!快步趨前,放眼一望。嘩!── 花多眼亂。

dcf-travel-img-49881

dcf-travel-img-49882

dcf-travel-img-49883

公園池塘之中,劃出了兩個種植區,一大一小,都種了荷花及睡蓮。荷花主要栽種於較大,近正門的一個,面積大約不及半個藍球場大小,然而荷花開的可多啦;未開的、半開的、全開的、瓣落的,不下數十,甚至可能過百。而且荷花品種也非單一,除了常見的粉紅色,白的黃的深紅的,都有,好不熱鬧。加上塘面滿佈荷葉浮萍,五顏六色、青青綠綠的掩蓋了四分三個種植區。

dcf-travel-img-49884

dcf-travel-img-49885

dcf-travel-img-49886

好看是肯定的,至於是否好拍,有所懷疑。觀看照片與觀看實景最大的分別,在於照片不單只有明確的邊界,而且是將整個畫面同時呈現眼前。礙眼的、干擾的、不好看的,與好看的一併送上。若然取景拍攝時處理不好,未能做到隱惡揚善,結果就是隱善揚惡,成不了好作品,拍攝花卉小品尤其如是。因為此類作品,能否於畫面中建構一個明確、適當,以至好看的造型,非常重要。於密集凌亂的場景之中,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。

dcf-travel-img-49889

dcf-travel-img-49892

dcf-travel-img-49893

應對類似的密集景況,有效的方法是嘗試不同取景角度,以及適當運用前景背景。然而這荷塘的設計,基本只容許由上朝下拍攝,至使上述招式難以發揮。哪怎辦?放心,解決方法還是有的。使用較長焦距,拍攝較遠的主體,可減低俯拍角度,令拍攝較為接近水平,增加找到合適前景後景的機會。採用容易造出淺景深效果的鏡頭,例如有較大光圏的,又或者反射鏡頭之類。適當運用非一般手段,諸如多重曝光、刻意過曝或欠曝。此等技巧不但能有效隱藏瑕疵或干擾,更能轉移視線,引導觀者朝閣下的演繹方向去欣賞作品。還有的殺手鐧,當然就是編修後製啦。

dcf-travel-img-49890

dcf-travel-img-49891

總而言之,拍攝荷花,花多並非必然有利。花多景亂,能框取好景的機會反而更少,堪稱 more is less。然而只要閣下擁有層出不窮的招式及創意 (也有源源不絕的器材當然更妙),卻大有機會扭轉劣勢,改寫出 more is more 的結果。

 







星期二, 5月 28, 2024

騙子是怎樣煉成的?城門谷初荷

 唔使問阿貴,肯定又係因為地球暖化。

每年五月,荷花攝影愛好者整裝待發。然而今年,時屆五月下旬,綜合探子回報,城中大小荷塘仍只是小花三兩,未成氣候。屈指一算,半信半疑,時候應該差不多了吧?於是翻查以往拍攝日期記錄,一查之下,對探子報告更是少信多疑。為求真相,即使最懶的人也要親自出馬。

到了城門谷公園,由下而上貼地考察。先往下塘,放眼一望,下圖就是該時該處該模樣。

dcf-travel-img-49878
【圖一】

移步中塘,仍是一片青蔥。花蕾還是有的,然而顏色青綠、嬌小玲瓏的多。

dcf-travel-img-49865
【圖二】

再到上塘,頓感名副其實。配得上塘稱號,就是要比前兩者高級一點。花開一朵半,紅蕾三數。

dcf-travel-img-49866
【圖三】

幸而小弟見慣差劣場面,即使如斯境況,尚能沉着應對。目光往返掃描荷塘三遍,迅即鎖定可造之材:1、2、3、4。開機!

dcf-travel-img-49867
【圖四】

假如說小弟於差劣場景之中,取景位置、拍攝角度無所不用其極,那麼,這回可說是有點超乎極限。首先,城門谷上塘的「極限」相當明確。以當日花開狀況而言,走到老遠的對岸拍攝不計,適合取景的位置,就只有上圖所見,長約十多二十米的的欄河旁邉。當然,在這範圍內可以往返走位,高炒低穿。留意,是低穿,而非低炒。因為欄河是有裝飾格柵的 (見圖三),謝絕低炒,只能穿過格柵取景。

取材選擇少,位置限制多,以至好些相信合乎要求的構圖,即使半身探出欄河也難以拍攝得到。解決方法是借助大自然能量,風吹荷動,捕捉花與葉於短暫瞬間形成的組合,故稱之為超乎極限。

整個拍攝過程,可用現成詩句形容:遠近高低各不同。欄河旁邊,不分遠近高低,鏡頭可以拍到目標主體的位置,大概都嘗試過。較為經典的,就是於 1 號位拍 4 號花,4 號位拍 2 號花。如此刁鑽,目的主要兩個:一、增加前後景以表現深度;二、尋求更佳的花葉組合。心水清的讀者,不難看出以下作品之中,為數近半,紅荷的存在旨在點題,荷葉才是真正的功臣。

 

#1

dcf-travel-img-49868

dcf-travel-img-49869

 

#2

dcf-travel-img-49870

dcf-travel-img-49871

dcf-travel-img-49872

 

#3

dcf-travel-img-49873

dcf-travel-img-49874

 

#4

dcf-travel-img-49875

dcf-travel-img-49876

dcf-travel-img-49877

看過之拍攝成品之後,對攝影中的所謂反差,或許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。

 






武器&武功 @ 草根散記

  日前在社交媒體中發了個問題:外影班中,同學討論最多的是甚麼?回應的,大致都答中了 model answer,是器材。外影班中,除了拍攝,總會有不少轉場換景的時間,一眾人等行行企企,閒聊之中,關於攝影的,主要就是器材。風景、花卉小品的外影還好,同學間中會較認真地分享一下經驗,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