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10月 25, 2023

蘭亭雅聚

 附庸風雅,按照一般解釋,是指一些人雖然不懂藝術,卻又喜歡參加藝術社交活動,略帶貶義。然而,對於不懂藝術之小弟而言,類似行為不失為見賢思齊之舉,說不定是上進之表現。有見及此,加上不知哪來的靈感,小弟不久前搞了個名為《蘭亭雅聚》的攝影主題,拍了一回漢風輕滲的古雅文青。

dcf-travel-img-48493

城中具備中式庭園景觀的熱門地點,離不開「嶺風」與「九寨」。雖然都是中式庭園,兩者格局廻異。九龍寨城公園的設計,高低跌宕,林木森森,亭台古樸,着色深沉,流露幾分蒼涼,滲透着歷史感。而嶺南之風,基本上只是圍繞一泓碧水而展開的簡單佈局,平鋪直敘中略帶婉轉,一派裝飾的仿古,閒適的優雅,相比之下,更切合附庸風雅之義。 

dcf-travel-img-48494

dcf-travel-img-48495

dcf-travel-img-48496

地點不難敲定,時間仍需斟酌。「嶺風」位處荔枝角公園,比鄰超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,儼然是當地居民的後花園。早上時份,晨運客絡繹不絕;午後黃昏,則是屬於學童與外傭的一片天地。除了夜深人靜,以及公園關閉之時,中午應算是遊人最為疏落之時。須知世俗人多,人少,自然更顯優雅。 

dcf-travel-img-48497

dcf-travel-img-48499

dcf-travel-img-48510

dcf-travel-img-48498

天公造美,拍攝當日求求其其灑下幾陣微雨,便拒絕了不少遊人,令中午的嶺南之風倍添寧靜,更覺風雅。

既以雅聚為題,拍出來的照片,優雅必不可少,然而優雅從何而來?其實不論任何照片,賦予觀者的感覺,都是透過畫面中多種元素綜合呈現。拍攝造型人像,主要元素除了環境之外,一般還會考慮的是服裝與道具。因此,這次拍攝除了選擇「嶺風」之外,還特意上網淘了漢味濃郁的服式、古典的油紙傘,還有 A 貨線裝書《蘭亭集序》乙本。此外,model 也弄了個相對古典的髪型加持。

dcf-travel-img-48500

炮製感覺的材料應該足夠了吧?開工!

且慢!不好意思,似乎未夠。至少還欠兩個重要元素。首先是光線。相同的場景人物,不同的光照條,展現出不同的感覺。是否重視光線,往往是識唔識影相的分野。光與影,於照片之中,是非常實在的視覺元素。就以這次「雅聚」為例,柔和光線便為照片增添不少詩意。

dcf-travel-img-48501

dcf-travel-img-48502

dcf-travel-img-48503

其次是情感。或者有人認為這個太過虛無,其實相當實在,尤其是當拍攝的是人像。試想想:表情是甚麼?不就是從內心流露到表面的情感。Model 投入感情,自然會溢於外表。流光顧盼,以至身體語言,舉手投足,都是情感的具體表現,相機絕對可以記錄得到。亦因如此,model 的演出是否到位,是個重要因素。尤其是業餘 model,情緒演繹難以有求必應,很多時都是個性主導。這方面,今回算是選對了人。

dcf-travel-img-48504

dcf-travel-img-48505

dcf-travel-img-48506

dcf-travel-img-48507

dcf-travel-img-48508

場景中的實物,model 的情感演繹,再加上攝影師的光線運用,三者適當配合,就能有效地把氛圍感覺營造出來;要優雅有優雅,要文青有文青。然而仍需補充一點:大紋大路的環境氛圍或許可以在整個拍攝過程中維持不變,瞬間的表情感覺,還是要依靠捕捉。而提高捕捉成功率的要訣,就是憑感覺,找共鳴。因此,需要投入角色的不單只是 model,攝影師也應當沉浸氛圍,用心感受,才可以令觸覺變得敏銳,那怕只是輕微的嶺南風吹,也可以感應得到。

就如採用的道具線裝《蘭亭集序》,看似認真,其實有點兒嬉。這次拍攝所表現的優雅,少了一般的嚴肅,卻注入了些微的調皮。無論如何,拍一回蘭亭雅聚,感覺自己也變得優雅起來。請不要告知小弟這只是錯覺!

dcf-travel-img-48509

本文 model : Waiting
ig : waitingsuu

 

相關文章 -
空虛。寂寞。凍
感嘆魚塘邊上
拍在攝影邊上 @ 草根散記










星期五, 10月 06, 2023

樓上雅座,晚風輕送

 日常用語,很多時都只是例行公事,無需認真解讀,也不要期望商品與說明相符。隨便舉例:樓上,必然雅座;晚風,總是輕送。話知你實情係:茶餐廳的樓上,雜物堆得比人高;颱風訊號高掛的晚上,大風吹到你企唔穩。然而在香港,要享受雅座輕風,倒也並非難事。只要花上幾塊錢,於夜闌人靜之際,乘搭一轉電車就可以了。當然,要坐樓上,並且打開車窗。

dcf-travel-img-48292

電車,可說是香港不朽的傳奇。小弟也算幸運,生得逢時,可以見證電車不少的轉變。由需要買飛到嘟八達通;由有頭等到人人平等;從冇拖卡到有拖卡又變返冇晒拖卡。也許是因為電車獨特的懷舊形象,每次坐上電車,只要車上乘客不多,只要途經之處並非熱鬧紛擾,只要有片刻的相對寧靜,腦海中總會漫不經意地浮現出一絲半點的回憶。

dcf-travel-img-48293

dcf-travel-img-48294

dcf-travel-img-48295

…… 那時還未有地鐵,電車以極速奔馳於金鐘道那呈 S 形的軌道上。那是「獅子山下」的歳月,電車司機熟練地用左手把速控「刮」的一聲猛推,減速埋站,趁車停下來上落客的幾十秒,拿起放在身旁的飯壺,吔返幾啖。那是對幸運無限憧憬的年代,拿着剛剛看準時機,迅捷出手買到的 0000 編號車票,沾沾自喜,珍而重之 ……

dcf-travel-img-48296

dcf-travel-img-48297

「坐車尾?」Catherine 簡單一問,便將我從當年拉回現在。「係。」我隨口回應。這個晚上,我們坐上了上環開往筲箕灣的電車。 

dcf-travel-img-48298

dcf-travel-img-48299

dcf-travel-img-48300

據說,旺角開往大埔的紅 Van 非常刺激,令人神經緊張。那麼,上環開往筲箕灣的電車,又是如何?若然只是乘搭,還算舒適寫意吧。但如果途中需要兼顧拍攝的話,就可能不單只神經緊張,甚至會精神分裂。車廂內外,光影 chee chur 咁轉,正光側光背光軟光硬光,五顏六色,忽強忽弱,教人深切體會何謂眼花繚亂。既要顧光影,又要兼顧 model 甫士眼神。幾米平方位置,為免影來拍去都只是幾個款,趷高彎腰踎低攞角度,以至探身車外都試埋。加上小弟一向不甘心齋影大頭太單調,見乜擸乜驚蝕底,一隻眼望着取景框,另一隻眼留意車外景物,腦筋同時啟動 multithread:呢組燈光背景好,要,要 ...... 個影遮得塊面唔好睇,側少少,oh sh .....,光太正,單刀直入,欠缺耐人尋味,搵前景 ......,稍等,等架車行 ..... 行前少少,再少少 ...... 望外面,外面,側頭,唔好望太咁高,低啲啲 ...... ,正,正,有風,有動感 ...... 呢個 look 好睇,hold 住 ...... yes,that's it,叻!叻!……

dcf-travel-img-48301

dcf-travel-img-48302

上天有好生之德,電車也不遑多讓。從上環開往筲箕灣,個多小時的車程,乘客上上落落,時多時少,令即使最不辭勞苦的拍攝與被攝組合,也得間中停下來稍事休息。這時候,精神狀態瀕臨分裂的攝影師,既得享喘息的機會,亦可以用平靜的心情,去感受車廂中的環境氛圍。

dcf-travel-img-48303

dcf-travel-img-48304

靜心細看眼前的車廂,坐椅、窗戶、天花、地板、裝飾、照明,與數十年前相比,分別相當明顯。至於車廂外的一切,轉變更大。然而有一樣肯定沒變,那就是穿透車廂的陣陣涼風。晚間乘客疏落,車廂顯得透明似的空空洞洞,配襯着電車搖搖晃晃的獨特節奏,隨風而至的,仿佛悠揚歌韻 ......

晚風像夢 在幽幽流動

風中借出今晚 讓心去相擁

擁一個夢 我和你 在明日裡

留下愛沖淡心中痛

......

dcf-travel-img-48305

如夢晚風,把電車從上環吹到了筲萁灣。

 

dcf-travel-img-48306

dcf-travel-img-48307

本文 model : Catherine
ig : miss.cafulin


相關文章 -

50mm 夜。倩影















星期三, 9月 06, 2023

空虛。寂寞。凍

 「知唔知林憶蓮係邊個?」我問。

「知。」她答,並隨即清唱一段。咦?! 唱的還不錯呀。這小妮子既愛畫畫,又懂唱歌,看來體內不乏藝術細胞。

dcf-travel-img-48148

dcf-travel-img-48149

傷心加上傷心的我似夢遊 ......

之所以問,是因為當時想到林憶蓮的早期作品《放縱》,當中膾炙人口的一句「我空虛,我寂寞,我凍」,既準確又具體地說明這次拍攝所需的情緒要求。不過,當時 model 隨口唱出的卻不是《放縱》,更不是粵語,而是國語的《至少還有你》。兩首歌的發行時間相距十多年,但相比我與 model 的年齢差別,還只是個小數目。若然你問我關於林憶蓮,除了《放縱》之外,當然還有 hahaha haha ha ha 的《灰色》……,全部都是《前塵》往事。

dcf-travel-img-48150

dcf-travel-img-48151

同一歌手的名字,引發不同的歌曲聯想,既反映了代溝,也表示了歌手的實力,絕非只是照亮瞬間的剎那光輝。跨越幾個年代,紅遍中港台以至東南亞,推卻不了的天后標籤,這固然是她個人的成就,也印證了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輝煌。近年內地不少綜藝節目都運用「港樂」元素,而本地的「中年好聲音」也出人意表地爆紅,足見那些年流行的作品,確乎是軟硬實力兼備。不妨做個實驗,找來一位愛聽流行樂曲的年青人,讓他聽幾首陳百強的代表作,相信十之八九也會心中暗忖:為何偏偏喜歡你?

dcf-travel-img-48152

dcf-travel-img-48153

為甚麼那些年的歌曲可以長青?眾星雲集肯定是原因之一。沒有人知道上天為何特別眷顧當年的流行樂壇。作曲、填詞、演唱、製作一應俱全,百般款式俱備,省卻搶人材的氣力與煩惱。然而小弟之見,除了創、演、製技藝水平之外,歌曲內容充實豐富亦應記一功。須知道,人間冷暖,愛恨情仇,永恆千載,只要作品言之有物,感情真摰,也就具備留存後世的基本條件。即使當年還未有 call 機,如今已是 AI 互聯網搭載手機,然而「外貎早改變,處境都變,情懷未變 …… 」

dcf-travel-img-48154

dcf-travel-img-48155

dcf-travel-img-48156

無論如何,這次《放縱》的拍攝,就過程而言,絕非空虛寂寞凍,而是充實熱鬧熱。充實,是因為靈感不斷,取景就手。熱鬧,則有點兒誇張,只是 model 多帶了一位助手,幫忙睇頭睇尾。熱,卻是如實報導,當天日間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多度。

dcf-travel-img-48157

dcf-travel-img-48158

dcf-travel-img-48159

百感交集拍攝得出的結果,整理照片時才發覺《放縱》所敘述的內容、故事、感情,仿佛都能對號入座。優秀的流行音樂就是有這份能耐,令你投入,與你共鳴,因而歷久常新。

dcf-travel-img-48160

dcf-travel-img-48161

dcf-travel-img-48162

我空虛,我寂寞,我凍!

事前沒有想過,一首數十年前的「港樂」,可以輕而易舉地填平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的代溝。更加始料不及,事後才獲告知的,是當日拍攝期間,model 為求感情投入,戴着耳機聽着擺甫士的,是《當全世界忘了我》,演唱歌手華晨宇。

dcf-travel-img-48178

dcf-travel-img-48179

dcf-travel-img-48180

由是看來,好歌不分年代,也不分地域,能夠讓人對得上 channel,引發共鳴才是最重要。好的攝影作品,大概也是如此。

本文 model : Charlotte
ig : char.lotte.ll

相關文章 -
50mm 夜。倩影
感嘆魚塘邊上
拍在攝影邊上 @ 草根散記








蘭亭雅聚

  附庸風雅,按照一般解釋,是指一些人雖然不懂藝術,卻又喜歡參加藝術社交活動,略帶貶義。然而,對於不懂藝術之小弟而言,類似行為不失為見賢思齊之舉,說不定是上進之表現。有見及此,加上不知哪來的靈感,小弟不久前搞了個名為《蘭亭雅聚》的攝影主題,拍了一回漢風輕滲的古雅文青。 城中具備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