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9月 19, 2016

洪荒之美 @ 城門水塘



世間上,有一種美,叫做洪荒之美。

要感受洪荒之美,無需乘坐時光穿梭機回到遠古的洪荒世界,只要到城門水塘大城石澗附近,半閒亭旁邊的淺灘就可以了。 因為這裡,齊集了洪荒美景的主要元素。

要美得洪荒,首先要美得原始;美得原始,因為有水。

從聖經創世記可知,先有「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」,然後上帝下令「要有光」,才有光。水的存在,比光還要早;水是世間上最原始的東西,是洪荒之美的根源。 水,讓原始質樸的洪荒之美,滲透心靈。

dcf-travel-img-22643

洪荒之美,在於凌亂。

大自然的凌亂美,在這裡可謂發揮極至。樹木的枝幹,粗、幼、彎、直,互相穿插;葉片大、小、細、碎,樹上掛,地下散,水面漂;聚散糾纏,縱橫交錯,光影交織,枯榮與共 …… 。這凌亂,簡直亂得野蠻!然而,只要我們明白,大自然並沒有為人類鋪排景色的義務;只要我們相信,大自然本來就是美;只要我們學會用心感受,那麼,便不難看出亂中有序,錯落有致,美,就在其中。

dcf-travel-img-22644

洪荒之美,在於平靜。

想不出有甚麼比平靜的水更能使人心境平靜。即使拍攝時附近還有三數遊人,但只覺得,除了景物之外,就只有相機和我自己。寧謐,滲透每個角落;和諧,瀰漫整個空間。就連快門的聲音,也彷彿被寧靜溶化;影像,只是悄悄地收錄記憶卡中 ……。

dcf-travel-img-22645

洪荒之美,在於粗獷。

水浸白千層能夠成為公認的城門水塘勝景,當然有其獨特出眾之處。或者,就在於那種溫柔的粗獷吧!白千層,高聳、強壯,舉手投足都是力的表現;比沙紙粗糙萬倍的樹皮,與纖細柔弱拉不上任何關係,偏偏在這裡卻遇上一灣靜水。水的溫柔絲毫沒有削弱白千層的粗獷,反而烘托出深不可測的力量,懾人心魄。

dcf-travel-img-22646

洪荒之美,在於古老。

淺灘旁邊,是一道溪流的出口。午後,太陽落到山坡的背後,使這角落無論陰晴,都總是灰灰沉沉,老氣横秋。彎曲身軀的白千層,是佝僂的老者?還是古老的雕塑? 溪水緩缓,落葉飄飄,訴說著時光的悄然流逝;洪荒一霎,傾刻逾越千萬年。

dcf-travel-img-22647

洪荒之美,在於幽深。

淺灘其實不大,在水位較高的日子,可供走動的範圍不足半個足球場大少,但在高大的白千層重重圍困之下,千萬年的時空,似乎就這樣被鎖住了。從這個角度看,林木森森,綠翠層層,幽深無盡。

dcf-travel-img-22648

洪荒之美,在於 ……

成就洪荒之美的因素相信還有不少,但若就此景點中的眾多角色而論,水與白千層,毫無疑問是當中主角。水,除了作為原始的像徵之外,亦實實在在地豐富了景色的變化。別的不說,單是倒影,已令景觀生色不少。

dcf-travel-img-22683

dcf-travel-img-22649

dcf-travel-img-22650

dcf-travel-img-22651

論豐富多變,白千層不會讓水專美。看,時而莊嚴威武,像官兵;時而吊兒郎當,像流浪漢;再不,又會是古樸儒雅;又或者挺拔清秀,高聳入雲。

dcf-travel-img-22652

dcf-travel-img-22653

dcf-travel-img-22684

dcf-travel-img-22654

除了各自精彩之外,水與白千層的相互配合更堪稱一絕。環繞這景區的白千層,形成一度天然的屏障,守護着淺灘中的洪荒氛圍。然而,連綿的水,又把這界線模糊了,讓本來空間有限的洪荒景觀,可以延伸到外面的世界。

dcf-travel-img-22655

dcf-travel-img-22656

dcf-travel-img-22657

若然洪荒世界只有水與白千層,豈不單調?請放心,大自然本來就是位天才藝術家,又怎會忽略這一點?不如也欣賞一下其他演員的精彩演出吧!

dcf-travel-img-22658

dcf-travel-img-22659

dcf-travel-img-22660

洪荒之美,攝影之妙。

心隨景變,景由心生,拍攝者與景物,無時無刻不是處於互動之中。當日到此,本想碰碰運氣,拍幾幅水浸白千層的標準照,沒料到,竟遇上一派洪荒景緻。走到林中,腳下厚厚一層潤濕的落葉,頭頂上高高的樹梢,偶然一陣晃動,夾雜幾聲猿猴的呼嘯,清新的空氣,混和着泥土的氣息;這不是洪荒世界,是甚麼?當下設定主題,尋找洪荒元素,詮釋眼前洪荒之美。

攝影就是如此的引人入勝,充滿驚喜。同一景點,那怕是小小的變化,感覺亦可能會大大不同。這多少說明了自然風光之美,不一而足,變化萬千。若能在與景物的互動中找得到一個新的起點,並由此展開一段影像追尋的旅程,對攝影愛好者來說,箇中美妙,無與倫比!

dcf-travel-img-22661

近在咫尺的洪荒世界

筆者去年秋天曾撰文《碧水疊翠千層染》介紹城門水塘的美景集中地「大城石澗景區」,本文所描述的,正是該文所提及的景點三,半閒亭旁邊的白千層樹林。每當水塘漲滿時,這裡會變成一個水淹的淺灘;若以景色密集及容易前往程度而論,可說是欣賞水浸白千層的最佳地點。從菠蘿壩82號小巴站步行至此,大概只需四十五分鐘到一小時,沿途都是自然教育徑與水塘林道,風景優美,絕無難度。

除了知道地點位置之外,亦需要留意選擇前往的時機。因為正如本文提到,水,是建構洪荒景觀的重要元素,因此,要欣賞類似的景致,適宜於初夏至初秋,即大概每年五月至十月期間雨水較多的季節,在連場大雨之後,水塘較為漲滿之時前往。話雖如此,其實時間掌握並不需要十分準確,因為水位高低,各自有其可觀之處。就如筆者這次拍攝,適逢水位不高不低,拖泥帶水,反而展現出獨特的洪荒韻味。

dcf-travel-img-22701
▲ 從菠蘿壩82號小巴站往半閒亭步行路線圖

dcf-travel-img-22662
▲從菠蘿壩到郊遊地點六號場,中途基本沒有分岔路,只要沿自然教育徑與水塘林道走便可以了。

dcf-travel-img-22663
▲ 從六號場繼續往前走,大約四至五分鐘,便會看到一明顯的分岔路;
一邊通往大埔,另一邊往水塘主壩。朝主壩方向,再走幾分鐘便可抵達半閒亭。

dcf-travel-img-22664
▲半閒亭位處路旁一片開濶的草坪,絕對不用擔心會錯過。
草坪側有小路可通往水塘邊;水滿時,只要走幾步就到了。

不拘一格攝櫻材

今年春節姍姍來遲,急景殘年與梅花山櫻的花期重疊,加上過年前的一陣忙碌,便錯過了拍攝的機會。真的是那麼忙嗎?撫心自問,更大的原因還是懶。 去年年初,側聞有關當局計劃在城門河邊栽種更多的觀賞花卉。果不然,過年前的一段日子,留意到城門河邊有大量的種植行動。一下子,以逸待勞的思想掩蓋了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