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1月 22, 2022

春暖隨風悄悄來 ─ 春花序幕

去年底,辦了一個為名為「早春十二月」的春花拍攝理論課。本來以香港的季節氣候而言,十二月只勉強算是踏入冬天,之所以將春天夾硬提早搬到台前,無非是為今年的春花季節早作準備。須知道,近年據說因為氣候暖化,天氣反常,花期真的是估佢唔到。事實上過去的幾年,就頗有跟着春花尾巴食塵的感覺。

dcf-travel-img-44841

dcf-travel-img-44842

dcf-travel-img-44861

果然不出所料,當緊接概論「早春十二月」之後,幾個相關專題,包括討論取景構圖的「取裁有道」、多重曝光的「醉光夢影」,以及影像疊合的「層影疊趣」亦相繼完成之際,便側聞嘉道理農場紅梅山櫻開放。於是乎,既沒 fact check,也不擇日,求其選上最近的可行日期,為本年度的春花拍攝掀開序幕。

dcf-travel-img-44843

dcf-travel-img-44844

dcf-travel-img-44845

急於把握拍攝時機,有好幾個原因。首先是這裡的紅梅和山櫻,堪稱城中首屈一指。其次是去年因為新冠疫情關系,農場關閉,被迫缺席。然而更重要的,是希望能以新鮮出爐的實拍證明,之前理論課上講述的,絕非隨口噏的天花亂墜。既然重任在身,當然不敢怠慢,是日晨早到埗,排隊等待開放入場。

dcf-travel-img-44847

dcf-travel-img-44848

話說拍攝當日,花開狀況其實與上佳仍有一段距離。以紅梅而言,說得上盛放的,只有半山的一株,其餘分佈各處的兩三株,不是花開強差人意,就是所處位置不宜拍攝。

dcf-travel-img-44849

dcf-travel-img-44850

至於山櫻,應該是未到時候,大都只是花朵疏落掛在枝頭。不過,偶然也會送上一抹驚艷,教人眼前一亮。然而話得說回來,花況欠佳亦不無好處,因為如此環境狀態,若然仍能拍出相當水準之作,便足以令理論課上的內容,顯得更具說服力。有見及此,拍攝過程之中,無論是拍攝技巧,、表現手法,以至選景構思,都不時刻意配合運用理論課上提及過的招數;雖非悉數盡出,亦大致用上了七八成。

dcf-travel-img-44851

dcf-travel-img-44852

dcf-travel-img-44853

拍攝器材方面,仍是一貫的刀仔鋸大樹本色。多樣化的取景演繹,全部來自 70~300mm f/4~5.6 zoom 及 105mm 定焦微距兩枝鏡頭。至於花卉外影同學常常會問到是否需要的三腳架,有帶,但沒用。這絕對是懶惰攝影的經典示範。到過嘉道理農場拍攝的朋友應該不難想像,揹着相機鏡頭加腳架,上落穿梭農場內行走兩萬多步,會是何等艱辛,小弟竟然仍是懶得打開腳架來使用!

dcf-travel-img-44854

dcf-travel-img-44855

dcf-travel-img-44856

綜合而言,類似這樣的大半天密集式因材施拍,對初習春花拍攝的朋友而言,可說是絕佳的專題研習。對小弟而言,又何嘗不是?


相關文章 -

造假的藝術 ─ 重曝疊景
紅梅一樹報春來 ─ 五軸挪移取景法
幽篁夢醉竹影深 ─ 多重曝光技巧初探


星期日, 1月 02, 2022

造假的藝術 ─ 重曝疊景

文人多大話,攝影人也不遑多讓。時至今日,假如仍有人認為攝影是寫實的,若非不了解攝影,就是刻意誤導,再不然,就是隨口噏。其實相機就像鉛筆那樣,只是一種工具。鉛筆可以用來記錄事實,也可以用來無中生有,創作文章;更甚者,可以用來繪畫。同樣地,相機被攝影師操控,按其個人意志選擇以特定的時間、空間、角度、焦距、光圏、快門來為特定的對像拍攝一幅照片,必然滲入主觀成份,偏離了客觀的記錄。更何況,主觀記錄的影像,通常還需要經過主觀的篩選,以至主觀的後製修飾,才示之以人。因此,我們日常看到的照片,頗大程度是遠離寫實。或者只有那些將相機安放路旁,拍下車輛超速駛過以作檢控之用的,才算得是貼近寫實。

說了一大堆,指出攝影的非寫實性,用意無非為本文所述的拍攝手法背書。因為接下來要介紹的,是以影像重疊的創作方法,簡而稱之,重曝疊景。

dcf-travel-img-44685

dcf-travel-img-44686

dcf-travel-img-44687
▲ 差不多同一位置,數分鐘內,可以拍出多個景觀組合。
留意第一及第二幅,景物相同,只是拍攝方法稍異。

dcf-travel-img-44688

dcf-travel-img-44710
▲ 略加心思,不難拍出幾可以假亂真的景致。

透過重覆曝光的方法,可以將不同時間拍攝的不同景物重疊在同一影像之上,便可稱為重曝疊景。曾幾何時,菲林年代,重曝疊景屬於高難度創作,因為重疊後的影像效果,必須待底片沖印出來才有分曉,沒機會檢視,也就難以發現問題 take two 嚟過。更甚者,有些景觀基本上每天只有一 take 的拍攝機會,將月亮疊在 magic hour 的天空之上就是一例。拍攝方法就是在天未全黑,色彩最漂亮時先曝光一次,然後等待完全入黑,月亮升高了,才小心謹慎地透過光學觀景器,以上面的格線為輔助,將月亮置於將要重疊的位置,在同一格菲林之上作第二次曝光。除了位置、大小、對焦要求準確之外,曝光無誤更不在話下,一不小心,一個錯誤,就連之前拍到好好的一幅 magic hour 景色也被毀掉。

以上的拍攝程序,聽起來也覺麻煩。幸好到了數碼時代,即使只有最基本重曝功能的相機,至少也可以即時檢視結果,功能較好的,更可以在拍攝前預示重疊效果,亦可以在記憶咭中選取任何之前拍攝的影像用來疊合。

dcf-travel-img-44689

dcf-travel-img-44690
▲ 同樣的技巧,用於豐富畫面也頗適合。
上圖背景中暗淡的小花是疊上去的;
下圖則是左下角的花叢,以及前景失焦的亮點。

重曝的原理並不高深,基本說明可以在筆者拙文《幽篁夢醉竹影深 ─ 多重曝光技巧初探 》中找到,在此不贅。疊景拍攝的方法也不複雜,最需要知道的,是將明亮置於陰暗之上,將清晰置於模糊之上,疊合的景物才容易顯現出來。

dcf-travel-img-44691

dcf-travel-img-44692

dcf-travel-img-44693
▲ 同一小撮的李花,配上不同虛實枝幹配襯。

明顯地,拍攝時經常會遇上的最大問題,是現實環境之中,明亮昏暗、清晰模糊的位置分佈未必符合拍攝的要求。因此,適當時候施以橫手,甚至是黒手,在所難免。所謂橫手黑手,其實就是戴上黑色手套,拍攝時用手遮檔鏡頭,使部份位置不能曝光,留下暗位,好讓重疊時能透出另一拍的影像。

dcf-travel-img-44694
▲ 自作自疊。一主一次,一實一虛,一大一小,都是同一朵荷花。

原理及方法雖然簡單,但若要好好地控制拍攝出來的效果,卻牽涉不少細緻的操作技巧;主要在於選取適當的景物、控制遮檔部份的漸進過渡、以及判斷曝光等等。而這些技巧,很多都需要經驗累積,以及按照具體情況多作嘗試才能準確掌握。

dcf-travel-img-44695

dcf-travel-img-44696

dcf-travel-img-44697

dcf-travel-img-44698
▲ 池塘中開放而又可觀的荷花,獨一無異。
唯有借助不同的配搭,實行荷盡其用。

至於表現手法方面,建議不必追求像真度高、完美無瑕的疊合。因為太過逼真並不有利於呈現畫意。順其自然地保留一些不真實,甚至刻意地,適當地誇張失實,反而能夠增添畫面趣味,亦有助表現超乎現實的意境。

dcf-travel-img-44699

dcf-travel-img-44700
▲ 重曝疊景的應用,不拘景觀,不分晝夜。

從以上的描述可知,即使有了數碼攝影的方便及先進功能,重曝疊景依然算不上是輕而易舉的事情。因此,難免會有人質疑,為何不將疊景的工作給後期編修?在現場只管拍好幾幅景物,回來慢慢的對着大大的顯示屏 PS 疊合,豈不事半功倍,何必捨易行難?

dcf-travel-img-44701

dcf-travel-img-44702

dcf-travel-img-44707

dcf-travel-img-44708

dcf-travel-img-44709
▲ 一切在乎想像,這玩意最適合創意多多的人士。

這問題真的不容易回答,似乎一下子提升到藝術哲學的高度。既然回答不了,不妨反問:為其麼有些人喜歡強調 JPEG 直出?為其麼要在拍攝前因應景物調節影像模式,或者準確調節色溫?只要拍攝時以 RAW 檔記錄,需要得到的拍攝效果不難透過後製得到。不懂後製可能是原因之一,然而更重要的,相信是因為攝影是藝術,而藝術是不能以務實觀點審視的。


相關文章 -

幽篁夢醉竹影深 ─ 多重曝光技巧初探
鄰家女孩洋紫荊 @ 重曝柔焦






不拘一格攝櫻材

今年春節姍姍來遲,急景殘年與梅花山櫻的花期重疊,加上過年前的一陣忙碌,便錯過了拍攝的機會。真的是那麼忙嗎?撫心自問,更大的原因還是懶。 去年年初,側聞有關當局計劃在城門河邊栽種更多的觀賞花卉。果不然,過年前的一段日子,留意到城門河邊有大量的種植行動。一下子,以逸待勞的思想掩蓋了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