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7月 06, 2013

月亮是怎樣拍成的?

天朗氣清,拍攝漆黑天空中的一輪明月,若非用很長焦距鏡頭將月亮填滿畫面,或者有精密的點測光,單靠相機的內置測光表,容易使月亮過曝。到底該如何估計曝光呢?這裡介紹一個最沒痛苦的方法,—— 斷估。

烈日當空時拍攝景物,根據「陽光16法則」,若用 ISO100, 配對 F16 光圏,快門大致是 1/125秒。

月球沒有大氣,表面亮度較強,減一級,用 1/250秒;但這反光傳到地球還是要穿越大氣層,因而加一級,還原1/125秒。

為了拍出皎潔明亮的感覺,白加黑減,加級半,用 F9.5;由於拍攝時月亮位置偏低,亮度較弱,加一級,用1/60秒;為補償空氣污染和鏡頭失光,再加半級,用 F8。

一輪加加減減之後,得出的曝光參數是 ISO100,光圏F8,快門1/60秒。但因為用上了APS-C 250mm 長焦鏡,為防手震,改用1/250秒,光圏不變,仍用F8,將感光度調高至 ISO400。

咔嚓!得咗。

這「斷估」方法看似有點搞笑,其實相當實用,無論是拍攝被日落餘輝照亮的山頭,還是偷拍橫街窄巷中靠近燈光的一張人臉,都可以用得上。

原圖縮小


原圖裁出沒有縮小的一部份

上善若水,北區有園 ─ 中式畫意

冬春交替 (1) ,頂白跟紅 (2) ;上善若水 (3) ,北區有園 (4) 。 【注釋】 1、冬末春初之時。 2、冬末紅葉,以及諸如梅、桃、櫻、李等冬春名花,即使色彩濃淡不同,色相略有差異,但基本上都是非紅即白;頂白跟紅,意指這段期間好攝之徒都忙於拍攝冬春花卉植物。 3、上水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