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7月 09, 2019

黑白交織 @ 南豐紗廠

 從荃灣地鐵站A出口步行前往南豐紗廠,先要走過通往愉景新城的一道長長的走廊。這長廊,既熟悉,又陌生。熟悉,是因為十多年前經常走過;陌生,是現在的裝潢比以前華麗得多。

曾經有過好幾年,工作地點在荃灣,從地鐵站步行上班,走的正是這長廊。偶爾自駕上班,亦會把車泊在愉景新城的停車場。還記得那一天,大概是晚上九時許吧,偌大的商場,竟然只有行人三數。匆匆交付停車場費用,走進升降機。門關上了,肯定自己是唯一的乘客,竟然情不自禁地舒一口氣。驅車出了停車場,在紅綠燈前停下,朝旁邊的巴士車廂瞥了一眼,空無一人。那是2003年春天,沙士肆虐的日子。

穿過愉景新城,途經幾道有蓋行人天橋,便走到無遮無掩的街道。天正下着雨,但人懶冇藥醫,不超一百米的距離,除非是滂沱大雨,否則,小弟是不會輕言舉傘的。快步走到南豐紗廠,走進室內,些微濕潤的T裇遇上冷氣,比齋啡還要提神。環顧四周,只見活化了的廠房,與之前網上所見的,或者拍友上載群組的,大相徑庭。連忙退出門外,左右細看,一再確定沒有去錯地點。重新返回室內,圍繞大堂還未走上一圏,主意已經拿定:黑白演繹。因為這燈、這光、這影、這氛圍,都適宜黑白。

dcf-travel-img-35843

dcf-travel-img-35844

dcf-travel-img-35845

去年曾在本欄發表《 是非黑白》一文,粗略介紹過黑白與彩色攝影之分別,然而當中提及的只是拍攝效果。其實要拍好黑白照片,除了要注意拍攝與後製之外,拍攝之前的選材亦相當重要。因為,並非任何場景都適宜以黑白演繹。

dcf-travel-img-35846

dcf-travel-img-35847

▲ 就此個案,彩色明顯比黑白優勝。

要判斷某場景是否適宜以黑白演繹,並不困難。基本原則是善用資源。任何場景,若然撇開複雜的非視覺元素,餘下的視覺資源離不開三項:形狀(包括線條)、色彩、階調。色彩吸引而不用、形狀明顯而不顧、階調豐富而捨棄,都是浪費資源。明顯地,去除了色彩的覊絆,黑白更能使作品聚焦於形狀與階調。因此,舉凡形狀突出、階調豐富的場景,都適宜以黑白演繹;若然當中本來就沒有太多的色彩,那就更加適合不過了。而當晚紗廠中展現的景像,大都屬於此等類型。

dcf-travel-img-35848

dcf-travel-img-35849

或者是受到某些黑白大師影響的緣故,很多人拍攝黑白,都偏向表現強烈的反差。有時反差之強,令人側目,不敢正視。然而筆者之見,除特殊表現需求之外,反差的控制應該因材而異。形狀主導的,不妨調高反差;階調豐富的,則不應盲目追求反差以至失去階調。簡而言之,善用資源的基本原則不變。

dcf-travel-img-35850

dcf-travel-img-35851

▲ 形狀主導

dcf-travel-img-35852

dcf-travel-img-35853

▲ 豐富階調

除視覺元素之外,我們亦可從效果營造方面來衡量是否適宜採用黑白演繹。須知黑白照片雖然欠缺色彩,卻依然可以運用高、低色調來表現氛圍與情感。而當中又以運用低色調表現深沉、憂鬱、神秘等方面別具感染力。這種獨特效果,在一些包含人物、主體、像徵、內容的照片之中,往往更容易展現出來。

dcf-travel-img-35854

dcf-travel-img-35855

dcf-travel-img-35856

dcf-travel-img-35857

 

拍攝後記

這次南豐紗廠的夜攝,說是百分百不似預期絕不誇張。首先,事前完全沒有考慮過以黑白演繹。其次,從沒想過這開幕才半年的藝文地標,入夜後竟然是這樣的冷清:打烊的店舖、半關的卷閘、餐廳中孤單的顧客,以致昏暗無人的平台花園……。有道是相由心生,情景的共鳴,使這輯照片趨於低調。後製時,影像由彩色變為黑白,調子更加深沉,不禁又再度回憶起2003年的春天。

但這明明是2019年的夏天呀!感覺,為何竟是如此蒼涼?!

dcf-travel-img-35858

 


相關文章 -
無添加夜燈人像 @ 南豐紗廠
是非黑白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龍鼓灘 60 minutes +

認真查閱過潮汐漲退時間,肯定那幾天的黃昏,潮水退得足夠低,是大半年以來最適合拍攝的時機,還遇上了近幾個星期少見的晴天,該出動了吧? 以上的全是廢話,其實拍攝日期早就約好了。潮退、晴天,都只是湊巧遇上幸運而已。巴士在夏日的陽光中搖搖晃晃,在屯門的街道上走走停停 ……。過了不久,怎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