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10月 02, 2019

ND, or no ND

 即使最懶惰的人,也總有一樣事情不會懶,那就是積極努力找藉口,為自己的懶惰合理化。

為了拍出行雲似的流水,一般都會用上高減光度 ND (neutral density) 鏡,小弟當然也不例外。事實上,裝上 ND 鏡,拍出期望中的效果,確能帶來難以形容的喜悅。然而經過一段日子,這份喜悅或多或少被潛藏的原始惰性沖淡了,── 使用高減光度的 ND 鏡,的確是挺麻煩的事情,動不動便會因為光線太暗,對不上焦,看不準景。

dcf-travel-img-36750

遇上這等情況,唯有先摘下 ND 鏡,對好焦,擺好構圖,再重新裝上拍攝。這程序,對懶如小弟的人而言,與不可接受只差半線。更何況,拍攝溪澗流水、崖邊海浪之類的景物,往往需要擺出彷若瑜伽的高難度動作,諸如一隻腳屈曲踏在岸邊,另一隻則盡展所長,擱於露出溪流水面不足半呎丁方的石頭,然後拗腰轉身,單手攀扶身後樹枝保持平衡,上身前傾,另一手輕執快門線,姿態之優美有型,媲美蜘蛛俠。如此架式,若然仍能慢條斯理妥善裝拆 ND 鏡,神人也。除此之外,拍攝流水很多時要用上偏光鏡,除非擁有的集偏光與 ND 功集於一身的高檔濾鏡,否則便需要裝上兩片濾鏡,這亦容易導至偏色與暗角等問題。於是乎, ND 鏡在小弟心目中的地位,逐漸被 Photoshop 所取代。以 Photoshop 相片疊合 ( photo stacking ) 技術,將多幅短時間曝光的照片整合,可以模擬出長時間曝光的效果。

相片疊合模擬長曝的技術存在已久,但不知何故,並不普及。然而實踐證明,只要閣下並無 PS 後製潔癖,這技術確有不少可取之處。先看以下的疊合例子:以【圖1】展示的六幅「短曝」,合併得出【圖2】的長曝效果。

dcf-travel-img-36743
【圖1】 六幅原始檔案;ISO 50、f/13、1.3秒

dcf-travel-img-36744
【圖2】 六幅照片疊合模擬長曝 7.8 秒的效果。

以下將畫面中央部份略為放大,以供比較。【圖3】是單幅 1.3 秒曝光;【圖4】是模擬 7.8 秒。紅色箭咀所指之處可見明顯的分別。那麼,綠色箭咀所指的又是甚麼?暫時賣個關子。

dcf-travel-img-36745
【圖3】單幅 1.3 秒曝光

dcf-travel-img-36746
【圖4】模擬 7.8 秒曝光


<<  Photoshop 相片堆疊模擬長曝效果  >>

(1) 啟動載入檔案介面: 【檔案】 -> 【指令碼】 -> 【將影像載入堆疊】

(2) 選擇並載入檔案: 透過「載入圖層」介面,選擇用來重疊的檔案,並在介面左下方剔選「嘗試自動對齊來源影像」及「載入圖層之後建立智慧型物件」,然後按【確定】將檔案載入圖層。

dcf-travel-img-36752

(3) 選擇堆疊模式: 【圖層】 -> 【智慧型物件】 -> 【堆疊模式】 -> 【平均值】 (或中間值)

掌握了這技術,豈不是可以免去 ND?答案是否定的。這主要關乎可用的快門速度。曾在網上見過介紹這項技術的視頻,以多幅 1/250 秒拍攝的海浪作示範,然而得出的效果,筆者認為,連強差人意的程度也未能達到。效果遠未達標的主要原因,明顯是因為在整個連拍過程中,每幅照片都只是截取了極短的瞬間,相反地,各照片的間隔太長,以至難以表現出流水的連貫性,疊合出來的效果,看起來只像在畫面抺上一片不大均勻的灰白。

明乎此理,不難推論,要取得良好的模擬效果,曝光時間要儘量的長,簡隔的時間要儘量的短。驟聽起來,在日光日白但又不用減光鏡的情況下,要降低快門速度並不容易,然而實際應用起來,以一般相機的感光度最低可至 ISO 100 計算,只要不是在猛烈直射陽光底下,要達至慢於 1/10 秒的快門速度並不太難,加上拍攝流水往往加上減光大約兩級的偏光鏡 (CPL),而溪流又大都在幽暗的山谷樹林之中,用上 1/2 秒,或更慢快門速度的機會其實不少。實踐證明,以多幅慢於 1/2 秒快門速度拍攝的照片,疊合而成的模擬長曝效果,比單幅長曝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喂,有冇咁誇張呀?並不誇張,因為合成模擬長曝的可塑性,比單次長曝來得高。而這亦是省卻裝拆 ND 濾鏡之外,筆者棄用單幅而改用合成的另一重要原因。再多看一個例子。

dcf-travel-img-36747
【圖5】七幅照片疊合模擬長曝 9.1 秒的效果。

這是以合成方法拍攝的山澗瀑布,就流水部份而言,雲霧似的效果,與真正長曝得出的不相伯仲。然而上方的樹幹枝葉,拍攝時正在風中不斷搖晃,若以長逹九秒的曝光時間拍攝,能拍到足夠清晰的影像,機會甚微。以下將畫面右上部份略為放大,以作比較。【圖6】是單幅 1.3 秒曝光;【圖7】則是模擬 9.1 秒。留意紅色箭咀所指部份。

dcf-travel-img-36748
【圖6】單幅 1.3 秒曝光

dcf-travel-img-36749
【圖7】模擬 9.1 秒曝光

要清得清,要朦得朦

還記得之前賣的關子嗎?【圖3】及【圖4】中綠色箭咀所指的,就是同類情況。要解決這問題,離不開照片合成。【圖5】與其說是用了七幅照片疊合,不如說是 7+1。畫面上方的樹叢,以及右下方的岩石,是取自七幅之中最清晰的一幅,在七幅平均化疊合的基礎上,再以圖層遮色片加工疊上而成,從而達到要清得清,要朦得朦的效果。或者有讀者會問:岩石固定不動,疊合結果應與單幅相近,為何仍要選用單幅的岩石部份?答案是:平均堆疊模式就是將各幅照片亮度平均化,換言之,疊合後的對比度(清晰度),不可能會比其中任何一幅好。不妨特別留意比較【圖6】與【圖7】右下箭咀標示的岩石位置。

或者又有人質疑:拍一幅長曝九秒的,然後拍一幅短時間曝光的,之後進行同樣的局部疊合,不也可以解決問題嗎?沒錯,可以。但要留意,短曝的一幅也不能太短,因為流水的質感不能與長曝的相差太遠,否則容易出現瑕疵。因此,這一幅通常仍是長曝,只是不那麼長,例如一秒。問題又來了:能確保這幅一秒長曝的結果足夠清晰嗎?以上的例子是拍七幅,甚至更多。雖說時間是 1.3 秒,但多幅之中,能選到足夠清晰的機會更大。除此之外,試想想,擺着高難度瑜伽動作,調較光圏快門多拍一幅,與連拍多幅相同曝光設定的相比,哪樣比較容易?

既可全選,亦可篩選

除了可以任選其中一幅的清晰部份適當利用之外,多幅合成的另一好處是可以將部份照片棄而不用。擧例說,長曝三十秒的過程中,適逢有頑皮的小動物跳到鏡頭前面,作出為時兩秒的短暫表演,便足以令拍攝徹底失敗。但若採用多幅拍攝,則只要抽起受干擾的那一兩幅,仍可以合成出不錯的結果。亦因如此,筆者用這方法拍攝時,往往故意多拍幾幅,以作保險。

效果控制,適隨尊便

可以只選部份照片用作合成,亦意味着我們可以在後製時控制合成效果。例如拍攝時拿不定主意長曝 10 秒還是 20 秒,便乾脆拍 10 幅曝光兩秒的,後製時只要增減疊合數量,便可模擬出不同曝光時間 ( 在此例就是兩秒至 20 秒 ) 的效果。係咪好着數呢?

dcf-travel-img-36753

着數還着數,但還是要清清楚楚講多次:根據以上討論,疊合技術並不可以完全取代 ND 鏡呀!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繁花似咁

去年底國內上映的電視劇《繁花》爆紅,紅的程度,以發紫形容還不足夠。因為那不只是紅,而是在相當程度紅出個文化現象。文學、歷史、政治、文化、流行音樂,一時間,網上媒體繁花競放,嘩啦啦的甚麼都被拉落水,沾上光。當中的來龍去脈,前因後果,錯綜複雜,不輸互聯網。坦白說,此中有多少似是而非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