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9月 06, 2023

空虛。寂寞。凍

 「知唔知林憶蓮係邊個?」我問。

「知。」她答,並隨即清唱一段。咦?! 唱的還不錯呀。這小妮子既愛畫畫,又懂唱歌,看來體內不乏藝術細胞。

dcf-travel-img-48148

dcf-travel-img-48149

傷心加上傷心的我似夢遊 ......

之所以問,是因為當時想到林憶蓮的早期作品《放縱》,當中膾炙人口的一句「我空虛,我寂寞,我凍」,既準確又具體地說明這次拍攝所需的情緒要求。不過,當時 model 隨口唱出的卻不是《放縱》,更不是粵語,而是國語的《至少還有你》。兩首歌的發行時間相距十多年,但相比我與 model 的年齢差別,還只是個小數目。若然你問我關於林憶蓮,除了《放縱》之外,當然還有 hahaha haha ha ha 的《灰色》……,全部都是《前塵》往事。

dcf-travel-img-48150

dcf-travel-img-48151

同一歌手的名字,引發不同的歌曲聯想,既反映了代溝,也表示了歌手的實力,絕非只是照亮瞬間的剎那光輝。跨越幾個年代,紅遍中港台以至東南亞,推卻不了的天后標籤,這固然是她個人的成就,也印證了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輝煌。近年內地不少綜藝節目都運用「港樂」元素,而本地的「中年好聲音」也出人意表地爆紅,足見那些年流行的作品,確乎是軟硬實力兼備。不妨做個實驗,找來一位愛聽流行樂曲的年青人,讓他聽幾首陳百強的代表作,相信十之八九也會心中暗忖:為何偏偏喜歡你?

dcf-travel-img-48152

dcf-travel-img-48153

為甚麼那些年的歌曲可以長青?眾星雲集肯定是原因之一。沒有人知道上天為何特別眷顧當年的流行樂壇。作曲、填詞、演唱、製作一應俱全,百般款式俱備,省卻搶人材的氣力與煩惱。然而小弟之見,除了創、演、製技藝水平之外,歌曲內容充實豐富亦應記一功。須知道,人間冷暖,愛恨情仇,永恆千載,只要作品言之有物,感情真摰,也就具備留存後世的基本條件。即使當年還未有 call 機,如今已是 AI 互聯網搭載手機,然而「外貎早改變,處境都變,情懷未變 …… 」

dcf-travel-img-48154

dcf-travel-img-48155

dcf-travel-img-48156

無論如何,這次《放縱》的拍攝,就過程而言,絕非空虛寂寞凍,而是充實熱鬧熱。充實,是因為靈感不斷,取景就手。熱鬧,則有點兒誇張,只是 model 多帶了一位助手,幫忙睇頭睇尾。熱,卻是如實報導,當天日間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多度。

dcf-travel-img-48157

dcf-travel-img-48158

dcf-travel-img-48159

百感交集拍攝得出的結果,整理照片時才發覺《放縱》所敘述的內容、故事、感情,仿佛都能對號入座。優秀的流行音樂就是有這份能耐,令你投入,與你共鳴,因而歷久常新。

dcf-travel-img-48160

dcf-travel-img-48161

dcf-travel-img-48162

我空虛,我寂寞,我凍!

事前沒有想過,一首數十年前的「港樂」,可以輕而易舉地填平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的代溝。更加始料不及,事後才獲告知的,是當日拍攝期間,model 為求感情投入,戴着耳機聽着擺甫士的,是《當全世界忘了我》,演唱歌手華晨宇。

dcf-travel-img-48178

dcf-travel-img-48179

dcf-travel-img-48180

由是看來,好歌不分年代,也不分地域,能夠讓人對得上 channel,引發共鳴才是最重要。好的攝影作品,大概也是如此。

本文 model : Charlotte
ig : char.lotte.ll

相關文章 -
50mm 夜。倩影
感嘆魚塘邊上
拍在攝影邊上 @ 草根散記








星期四, 8月 10, 2023

Lorelei

 天氣狀況,難以預料,一號戒備訊號仍然懸掛。Model,首次合作,風格未明,真人未見過。石澳,到過,最近的一次是十多年前,印像依稀。就是如此的糊里糊塗,帶上了既平凡亦萬能的鏡頭組合,一支 50mm f/1.8 定焦,加配 24~120mm f/4 半天涯變焦,出動。

要成就一件事情,講求天時地利人和。這說話,只看後面半句,似有一定難度,還得看運氣。但若然認真細味前半句,便會發覺內藏玄機。箇中奧妙,在於沒有為要成就的事情下定義。試想想,上頭指令:用二十塊錢,買個又大又好吃的西瓜回來。以現今的市價,要完成這任務,可能要看準劈價時機,還要碰巧生果店老闆有事行開,隨便找個不知價的人睇檔,而閣下又善於辭令,花言巧語。然而,假若指令更改如下:用二十塊錢,買點好吃的東西回來。那就是另外一回事,能夠完成任務的機會大得多,容易得多。當然,你仍需大概知道上頭的口味。

話說當天就是如此,拿着「二十塊錢」,看看能夠拍到甚麼可以交差的東西。

天色,不明不晦,忽明忽晦;雲層,明晦交錯,拼湊出仿佛暗藏萬鈞力量的千姿百態,既神秘,也美麗。Model 我不熟悉,但她卻是有備而來。曾經習舞的她,希望能夠拍到一些配合景觀的舞蹈動作。至於久別重逢,石澳「情人橋」附近那大石滿佈的海灣,驚濤拍岸,千載不變,何況區區十多年?「天地人」就在跟前,且看可以「時利和」出甚麼名堂出來。

坦白說,拍攝開始時,仍是茫無頭緒。然而隨着 model 秀出三兩個 warm up 舞姿,騰空幾下跳躍,咔嚓咔嚓幾陣快門聲響,機背 LCD 顯示的畫面,迅即為隨之而來的拍攝明確定調。與此同時,譚校長的歌聲破空而來,一曲《暴風女神 Lorelei》,成為這次拍攝的背景音樂。錯!應該說是主題曲才對。

dcf-travel-img-47960

dcf-travel-img-47961

dcf-travel-img-47962


狂風猛風 怒似狂龍

巨浪亂撞亂動
雷電用疾勁暴力劃破這世界震裂天空 

dcf-travel-img-47963

dcf-travel-img-47964

dcf-travel-img-47965


狂奔雨中 視野朦朧

狂叫著 Lorelei sweet Lorelei

dcf-travel-img-47966

dcf-travel-img-47967

dcf-travel-img-47968

dcf-travel-img-47969


神秘的 Lorelei 居於風眼中

活著只喜歡破壞 事後無蹤

……

dcf-travel-img-47970

dcf-travel-img-47971

 

暴風之後

dcf-travel-img-47972

值得一提的是,「主題曲」不只是陪伴着整個拍攝階段。隨後的相片篩選、排序組合,以至色光調節、剪裁修飾,全都受到歌曲的調子、節奏、旋律所影響,以至支配。「相」由心生,心思意念對相片最後成像的作用,絕對不限於拍攝瞬間的心血來潮,而是貫穿於整個創作過程之中。

這次拍攝,除了最初幾幅試拍用了 50mm 定焦之外,之後全部用上半天涯變焦鏡。一來取景靈活方便,二來廣角透視適宜表現海闊天空,而另一重要原因,就是大光圈在此回合沒有優勢。事實上,為求拍出雲層與海浪的質感,變焦鏡的 f/4 也嫌太大,大部份是用上 f/5~f/6.3。景深運用講求適當控制,絕非越淺越妙,拍攝帶景人像更是如此。

 

本文 model : Ingrid Chan
ig : in.grid.2023

 

相關文章 -
相由心生 @ 草根散記
觀之不存,景將焉附
困。景















星期三, 8月 02, 2023

夜街影樓

 香港是個繁華都市,入夜後仍然燈光火着的地方,比比皆是。旺角、尖沙咀、銅鑼灣、中環,都是當中的佼佼者。然而要數適合現場光人像拍攝的,似乎還是中環略勝一籌。

dcf-travel-img-47872

中環之優勢,首先在於景觀密集多樣。在地圖上找出中環大概的中心點,半徑二百米範圍之內,古今中外都有,明亮幽深俱備。 

其次是中環的人流相對較少。沒有搞錯,因為說的夜間拍攝。中環是個 office 聚集的地方,office hour 之後,人流主要集中於幾個蒲點,以及交通要塞,除此之外,其餘地方的商店大都早早關門,不會像旺角那樣的越夜越精彩。有興趣的話,不妨隨便選幾間國際名店,上網查看,就會發現位處中環的,打烊時間總比別區的早,一般不超過晚上八時。

dcf-travel-img-47873

dcf-travel-img-47874

dcf-travel-img-47875

而正因為名店多、打烊早、人流少,亦造就了中環夜攝的一個獨特優勢。既是名店,櫥窗、招牌又大又亮,店舖雖不營業,櫥窗招牌明亮依然。尤其是一些大型的 LED 廣告招牌,簡直就是超級大型的柔光箱。燈光打在 model 臉上身上,又亮又柔和,既不需要高 ISO,也不愁陰影難看。只要找到合適的,拍將起來,感覺就似置身於街頭影樓。

dcf-travel-img-47876

dcf-travel-img-47877

dcf-travel-img-47878

dcf-travel-img-47887

「街頭影樓」與一般影樓的最大分別,在於燈光不能隨意擺佈。要建構適當的拍攝光源,就得移船就磡;為 model 選擇適當的位置,擺起適當的甫士,適當的拍攝角度。所謂適當,當然是指能夠拍攝到特定的光影效果。常言道:攝影是以光繪畫,拍攝前觀察光源、分析光源、選擇光源,以至拍攝時利用光源。這些本來就是順理成章,可是當要拍的是人,就要加倍留意。因為,將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之上,以至忽略了其他方面,正是一般業餘愛好者拍攝人像的普遍毛病。一點也不奇怪,model 先決嘛!

dcf-travel-img-47879

dcf-travel-img-47889

dcf-travel-img-47881

光源不可改變,無疑對拍攝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。然而針無兩頭利,光影卻可以有多種的呈現方式,所謂的善用光源,不一定就是要把人物的面孔照得清楚明亮。隨便舉例,剪影、炫光、反光,都是光影效果。利用現場光,呈現不同的效果,以配合主角,表現主題,才是用光之道。

dcf-travel-img-47882

dcf-travel-img-47883

dcf-travel-img-47884

晚間街頭的光源,比日間的來得複雜。要拍好,需要對光線有足夠的認識。除了光強、光色、光質這幾個基本屬性之外,了解不同光源的特質,對拍攝亦有幫助。有些燈光,例如霓虹燈,表面看亮度穩定,其實是閃爍不定。因此,拍攝時需要用上較慢的快門,或者連拍幾幅。至於哪個方法好,哪個快門速度最適合,亦要視乎當時的拍攝要求而定。Model 是企定定,還是不停轉換甫士,以至現場的亮度狀況,都影響閣下的最佳選擇。

dcf-travel-img-47885

曾幾何時,夜間現場光拍攝人像,雖非不可能任務,亦遠非容易。但隨着近年攝影器材的不斷進步,高 ISO,勁防震,無疑已為此類拍攝打開了大門。可以這麼說,現時夜間拍攝街頭人像,正處於照明三國時期;閃光燈、LED、現場光,三足鼎立。發展下去又是如何?相信不少人心中已有答案。

本文 model : Vicky
ig : vickytang01

相關文章 -
50mm 夜。倩影
色光燈影裡的舊中環









星期四, 7月 20, 2023

POHO Jam Photo

 喜歡到上環 POHO 拍人像,因為可以 jam 相。

玩音樂有所謂 jam 歌的,簡單而言,就是樂師歌手未經排練的合作演出。不經排練,規範含糊,技術上難言完美,然而精彩之處正在於此。即興、隨心隨意隨感覺,正是 jam 的神髄。無啦啦幾個人走在一起,瞬間的心靈互通,chemistry 橫生,樂趣無窮。

dcf-travel-img-47817

dcf-travel-img-47818

Jam 相也一樣。事前沒有明確的題材,只憑與 model 稍為夾一下地點服裝,粗略劃出一個方向,到拍攝時,才根據當時的光影,以至其他現場條件執生,每個場景都充滿着偶然。嚴格來說,獨行俠街拍小品不算 jam,那只是街頭偶拾。而拍攝甫士人像,多了個合作 partner,才談得上有 jam 的意思。 

dcf-travel-img-47819

dcf-travel-img-47820

dcf-travel-img-47821

Jam 相解釋過,接下來說說甚麼是 POHO,為甚麼這裡特別適宜 jam 相。

要知何謂 POHO,可從較為人所熟知的 SOHO 入手。香港島的 SOHO,是 south of Hollywood 的縮寫,是指荷李活道以南,半山堅道以北,東至蘭桂坊,西至樓梯街,粗略劃分出來,食肆酒吧林立的一個區域。而從樓梯街稍為再往西走,就有一個其貎不揚的卜公花園,緊貼公園北面的是普慶坊,POHO 的 PO,就是由「普」而來。考究至此,POHO 的意思已是呼之欲出,那就是普慶坊以北,荷李活道以南,幾條圍繞着卜公花園的小街所組成的一個區域。雖然毗鄰 SOHO,POHO 的性質頗有分別。大致而言,前者是熱鬧的「蒲點」,後者則沾上較多的文藝色彩。隨意選擇一個空閒的時段,漫步 POHO,便不難感受到這裡的清靜雅致,雲淡風輕。誰會想到,它也曾為香港的歷史寫下沉重的幾筆。當中的細節,讀者只要 google「大平山街歷史」便可得知,在此不贅。

dcf-travel-img-47822

從往昔的小街、小巷,以至梯級連接着棟棟唐樓緊靠相依,山城似的古老住宅區,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特色小店遍佈的小區,中西夾雜,散發着時尚文化的品味。然而時代的變遷洗刷不了歷史的沉澱,無以名之的獨特氛圍之中,依然滲透着古老的氣息。要形容這裡的景觀特點,八個字:宜古宜今、宜中宜西。景觀多元,正是適宜 jam 相的一大優勢。就說服裝吧,旗袍長衫配襯懷舊唐樓,可以;型格時裝 mix match 前衛小店,OK。再不然,來個古今中外大兜亂,又有何不可?

dcf-travel-img-47823

dcf-travel-img-47824

除此之外,這裡還有一個別的區域難以企及的優點,那就是交通不便。地點吊腳,遊人自然不會太多,即使近年不乏媒體介紹,此區仍然大致保留一貫的閑靜,model 在此擺甫士,即使業餘兼新手,也大可放下心理包袱,肆意發揮。

dcf-travel-img-47825

dcf-travel-img-47826

某程度而言,POHO 就似是一間設有多個場景的影樓。然而最大的分別,在於街頭景觀並非像影樓那樣的完全受控。偶然間,取景範圍可能會多出幾個行人,又或者拍得興起之時,忽然駛來一輛汽車,還要停在剛好擋住拍攝的位置。類似的場景「失控」絕非罕有,到底是好是壞,是突發的干擾,還是偶然的饋贈,完全視乎拍攝者如何看待,如何處理。如此一來,拍攝便不只是攝影師與 model 之間的互動,場景也實實在在的參與其中! 然而 Jam 相之妙,正在於此。

本文 model : Sofina
ig : different_version_me

 

相關文章 -
50mm 夜。倩影
FMPP #1
太平山街 @ 實景與回憶
色光燈影裡的舊中環







空虛。寂寞。凍

  「知唔知林憶蓮係邊個?」我問。 「知。」她答,並隨即清唱一段。咦?! 唱的還不錯呀。這小妮子既愛畫畫,又懂唱歌,看來體內不乏藝術細胞。 傷心加上傷心的我似夢遊 ...... 之所以問,是因為當時想到林憶蓮的早期作品《放縱》,當中膾炙人口的一句「我空虛,我寂寞,我凍」,既準確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