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5月 27, 2017

色光燈影裡的舊中環

 走過回憶滿佈的太平山街,沿石階登上必列啫士街。這裡,已屬於舊城中環的邊陲地帶。 ( 請參閱筆者另文《太平山街@實景與回憶》)

dcf-travel-img-27467

近日旅遊發展局大力推廣「舊城中環」,並以「歷史故事」、「藝文聚落」、「繽紛滋味」、「巷弄好店」等四個特色主題,再加上一項精選景點,整合出五條漫步中環的旅遊路線,據說是旨在讓旅客感受本港地道特色。姑勿論旅發局推廣的項目是否總帶「美食車」格調,好味之餘,略感離地,這路線的設計,似乎忽略了這舊區的夜色街景。

相比新發展的區域,入夜後的舊區,最欠缺的是燈火通明,然而卻不乏幽暗中的明亮;明暗交錯之間,有着無盡的詩意。而舊城中環,則除了擁有一般舊區的詩光影意之外,亦因部分區域的新舊交替,中西交融,色光之美,獨步單方。從必列啫士街起步,走到士丹頓街一帶,往返於鴨巴甸街、伊利近街,再沿卑利街下行,從荷李活道以南的蘇豪區走到荷李活道以北的嘉咸街市集,全程穿梭於中環舊區的狹小街巷,流漣於各色光影之間。昏暗、明亮、璀璨、幽深,高低起伏的色光旋律,譜成美妙的舊城小調。


邊陲地帶

dcf-travel-img-27468
▲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,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昔日的總部。

dcf-travel-img-27464
▲ 在舊青年會旁邊的樓梯街,是一道連接皇后大道中與半山堅道的漫長階梯。
幽幽的藍光,來自阰鄰的公理堂。

dcf-travel-img-27505
▲ 永利街,因電影《歲月神偷》而廣為人知。
但相信大多只知其名,而不知其位置所在。


SOHO, South of Hollywood

過了永利街,便大致進入了官方稱為「荷南美食區」的中環「蘇豪區」。燈光的旋律,亦逐漸活潑明快起來。只一個 PMQ 元創坊,便差不多照亮了整段鴨巴甸街。

dcf-travel-img-27465
▲ PMQ 元創坊

從鴨巴甸街走落荷李活道,再轉右東行,沒幾個舖位便到伊利近街街口,這裡有在香港所餘無幾的路邊大牌檔。牌檔位處街角一端,正切合中式食肆被邊緣化的處境。

dcf-travel-img-27466
▲ 伊利近街大牌檔

dcf-travel-img-27469
▲ 伊利近街。總算還有中文字的招牌,找找看。

沿伊利近街上行,不用兩分鐘,便可返回士丹頓街,到達與卑利街交匯之處。若然將橫貫整個蘇豪區的士丹頓街比作大動脈,這裡便是蘇豪區的心臟。

dcf-travel-img-27470
▲ 士丹頓街

dcf-travel-img-27478
▲ 士丹頓街與伊利近街、卑利街的交匯點

人多、車多、餐廳食肆多。五顏六色的燈光招牌,儘管展示的店舖名稱各異,但都彷彿同樣亮着飲、食、玩、蒲四個大字;空氣中瀰漫著一片煎、炸、烤、焗。然而,貼近卑利街的一角,卻混和着另一種「古典」的氣味。原來就在大群洋人聚腳的西餐廳旁邊,竟然有着這麼一間「牌檔式」的伯公廟。

dcf-travel-img-27472
▲ 卑利街伯公廟

舊城中環之妙,在於新與舊、東與西的混雜並存。視覺上,似乎只有夜間豐富的色彩、交錯的光影,才足以配襯這糾纏不清的文化內涵。若要更深刻地感受這種文化與視覺上的反差,不妨沿卑利街下行,從「荷南」走到「荷北」,那裡存在着一片消失中的光影 ─ 重建中的嘉咸街市集。

dcf-travel-img-27499
▲ 荷李活道以南的一段卑利街

假如說之前從必列啫士街前往蘇豪區,是從昏暗走向明亮,那麼「荷南」往「荷北」,則可說是從明亮返回昏暗;色光的旋律,轉眼間由活潑明快變得低調深沉。以下照片拍的是連接荷理活道與結志街的一段卑利街,看那沿街的色光變化,可見所言非虛。

dcf-travel-img-27488
▲ 荷李活道以北的一段卑利街


嘉咸街市集

昏暗能夠覓得藏身之所,是因為這裡曾經是香港最古老的露天街市。市集主要由兩條街道組成,由上而下的嘉咸街,以及東西橫向的結志街。入夜後,大部份攤販都收了檔,街上也沒太多其他的店舖,照明少,行人也少。鬱鬱沉沉、冷冷清清,燈光零星落索,教人懷念市集昔日的興旺。

dcf-travel-img-27500
▲ 結志街

dcf-travel-img-27481
▲ 結志街

dcf-travel-img-27502
▲ 嘉咸街

dcf-travel-img-27480
▲ 嘉咸街

dcf-travel-img-27485
▲ 嘉咸街


舊城區的餘光殘影

離開嘉咸街市集,重上荷李活道,街上燈火通明,頓感茫然若失;失去的,是舊區的光影。有別於之前走過的幾個小區,這裡之所以被視為舊,只因為個別建築物或街道的歷史,與現況無闗。不過,偶然在某窄巷或街角,依然可以找到舊城的光影殘跡。

dcf-travel-img-27486
▲ 吉士笠街

dcf-travel-img-27487
▲ 砵典乍街 (石板街)

dcf-travel-img-27501
▲ 砵典乍街 (石板街)


舊城裡的視覺音符

從舊城中環的西南走到東北,拍了一堆照片,才意識到所記錄的影像,都是一脈相承。那一脈,就是對比。這絕對是個充滿對比的城區,無論是文化上的新舊與東西,還是視覺上的色彩與明暗,處處都聽得到對比碰撞的鏗鏘。穿越小街窄巷,各式各樣的對比如影隨形,時而隱約,時而誇張;彷彿有誰在撥弄琴弦,琴音跌宕,旋律動人。

色光燈影裡的舊中環,悅目,動聽!


dcf-travel-img-27483

dcf-travel-img-27479

dcf-travel-img-27497

dcf-travel-img-27484

dcf-travel-img-27498

 

相關文章 -
太平山街@實景與回憶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繁花似咁

去年底國內上映的電視劇《繁花》爆紅,紅的程度,以發紫形容還不足夠。因為那不只是紅,而是在相當程度紅出個文化現象。文學、歷史、政治、文化、流行音樂,一時間,網上媒體繁花競放,嘩啦啦的甚麼都被拉落水,沾上光。當中的來龍去脈,前因後果,錯綜複雜,不輸互聯網。坦白說,此中有多少似是而非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