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2月 10, 2022

真觀感 vs 偽直出

有啲人以為唔做後製,JPEG 直出就係原汁原味,其實當中有不少並不美麗的誤會。

首先,曾經用過多於一部相機的人都會知道,同樣光圏、快門、ISO、焦距,拍攝同一景物,使用不同相機得出的影像,分別可以好大。因為所有拍攝完成見得到的影像,都係經過相機的內部處理而成,而處理手法,卻是不盡相同。換言之,同是乾炒牛河一碟,不同的相機,會用不同的豉油,整出不同的汁,根本就冇絕對的原汁。廠商永遠話你知,新型號的豉油好味過舊型號。
相機唔問過你自把自為落調味,並不一定係為咗靚,亦會係因為原材料有啲缺憾。例如,落幾片薑,就係要辟走啲腥味。早期啲數碼相機,感光元件未夠先進,又多數設有低通濾鏡,影出的原影像反差不足,亦比較朦,所以必定略加反差稍加銳化才示之以人。請問,此汁此味何原之有?其實何只咁,唔怕話你知,每幅照片最原始的數據,若不經處理,跟本唔見得人,情況就有如未曾煮熟的一碟餸。之所以叫做 RAW,不無原因。
其次,一啲 JPEG 與其話係直出,不如話係「預設簡單後製方案影咗之後唔該照單整好先上枱」。例如拍攝之前選定風景模式,調較色溫、設好落幾重手 D-Lighting,然後撳快門,「叱咤」一聲 ...... 直出?錯!錯!錯!
實情係 CMOS 感光、訊號放大、經廠商引以為傲的乜乜物物影像處理器作基本處理,運算出影像數據之後,就係連串你以為唔係後製的後製,包括你選用乜嘢色彩空間,Adobe RGB 定 sRGB,當然亦唔少得閣下預先講咗話唔當係後製的一堆後製設定。搞掂晒,先至轉成可見影像俾閣下欣賞。


其實,除咗整個成像過程係偽直出 (pseudo direct output) 之外,「直出」的影像,觀感亦不一定比有編修的更貼近現場所見。原因係一般人睇景,唔係好似相機咁一下子將眼前影像化作平面照單全收,而係眼光同注意力會在場景中的各個部位遊走,作出「主觀掃瞄」。呢種主觀掃瞄的一大特徵,就係「擇善固執」,即係話,按照自己認為啱睇的觀感執出嚟。以下面的附圖為例,天空的雲霞係靚嘅,人物面孔五官,以及右面啲雜物係清楚嘅。可惜,喺光差強烈情況下,相機的一次曝光係冇辦法可以如「實」報導,反而經過適度後製,才更接近現場觀感上的「實」。

以上所說的「實」,當然並非物理上的實在,而是感覺上的實在。若然有人認為感覺上的實在不比物理上的來得重要,不妨試試於不大炎熱的日子,淋濕全身,然後走到強風之中感受一下體感溫度的滋味。

1 則留言:

春城飛花到人間

  「曾經滄海難為水」,「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」,九唔搭八的兩句,其實都與賞花相關,也能與今次小弟到南昌公園拍攝黃花風鈴扯上關係。 曾幾何時,南昌公園的黃花風鈴仿佛獨市生意,短短一段黃花隧道,導致萬人空巷。然而不知是因為日久失修還是水土不服,總之是好景不常,過去幾年的花開狀況,就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