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光寫影: 生意淡薄,忽然好學【兼讀荷攝。二、平亂有道】

星期五, 8月 29, 2025

生意淡薄,忽然好學【兼讀荷攝。二、平亂有道】

 前回提及,康樂公園的荷塘相當細小。然而別小覷規模丁點,荷攝常遇的不利因素卻是一應俱全。何謂不利因素?各花入各眼,各人心目中的不利因素未必相同,對小弟而言,主要歸類為二:一、雜亂;二、不配。雜亂不用多解釋,係人都明。至於不配,是指畫面中出現的元素,彼此格格不入。雜亂與不配,有着某種的相互關係。舉例說,平靜的水面,一片荷葉伴着一朵荷花,畫面簡潔,亂不到那裡去。但若然不知何故,隨水飄來一個膠水樽,便頓然顯得不配;不配,可以在視覺上,也可以是非視覺。從以上例子可見,不亂不一定配;但反過來,多種不配同框,就一定亂。

dcf-travel-img-52094

上圖可見,荷塘面積雖小,種植品種卻多,而且大都嬌小玲瓏;大範圍觀看,景物紛陳,難覓規律。此外,淺水透出的花盆邊沿,用作在池塘中劃出種植範圍的欄框,在視覺及非視覺上,同樣添加了相當程度的不配。亦因如此,過去多年,這荷塘都只被列作副選,算不上小弟杯茶。奈何天公弄人,因為要上 ERB 課,個多月來焗住少飲茶,多飲㗎啡。然而話得說回來,只要放棄成見,誠心接受,其實咖啡也不錯。

拍攝雜亂景觀,應對之道,一般建議用減法。真係得?一定得。只要減去的足夠多,餘下的足夠少,必然不亂。問題是,減後不亂的畫面,是否仍保留足夠的意義。

攝影是選擇的藝術,而不是篩選的藝術。兩者分別在哪?在於篩選必然是愈篩愈少,而選擇,則是可加可減。搖搖板兩端坐上幾位小朋友,失衡了,不一定要把重的一端某個小朋友拉下來。將兩端輕重磅的小朋友置換一下,又或者在輕的一端加上一個,同樣有可能解決問題。懂得這樣想,拍攝從此不一樣。

正因為康樂公園荷塘的景觀夠亂,令這次 ERB 兼讀荷影的習題更富挑戰性,迫使小弟套用多種選擇方法。當中有簡單,有複雜,有巧妙,也有粗暴,招式層出不窮。重點招式稍後會分別介紹,本回先來個熱身,以附圖例子簡單說明一下平亂的原則、方法,以至判別標準。【圖 1】是未經處理的場景。夠亂吧?讓我們從中框選出較為可取、有潛質的區域。

dcf-travel-img-52095
【圖 1】一片凌亂

由於拍攝的是夏荷,主角明確,選擇其實不多。【圖 2】及【圖 3】展示一個可行的框選;將畫面大致整理出 A、B、C 幾個區域,從而減少亂象。

dcf-travel-img-52100
【圖 2】劃分區域,建立規律。
(右下角的 D,是順道運用了前景遮擋)

dcf-travel-img-52101
【圖 3】分區整理後的畫面

還可以更簡潔嗎?當然可以,只要再 zoom 近,聚焦於荷花附近就可以。然而如此處理有意思嗎?美嗎?平亂原則:減法應用,需與美感及內容表達取得均衡。

再檢視分區整理後的畫面,看看是否可以通過質量控制。以小弟的判別標準裁定:No!原因是不配。荷花左面的小片橙色荷葉,無論在位置、大小、形態方面,都未能與主角荷花作出配合,看起來既是格格不入,亦感主次不分。不信?請看【圖 4】;將橙色小葉 P 走,明顯順眼得多了。

dcf-travel-img-52102
【圖 4】

有趣的是,只要小橙葉略識台舉,懂得趨炎附勢,或可免去被 P 走的下場。且看【圖 5】,在此情況下,荷花橙葉合而成為一組主體,之前的主次不分、格格不入,轉眼不復存在。

dcf-travel-img-52103
【圖 5】

選擇、組織、分析、判斷。於密集凌亂的荷塘拍攝,除了憑藉閣下的感性天賦之外,更需要掌握理性的平亂思維。以上 P 圖只是為了方便說明而執行,下回分享更多小弟臨場平亂的心得。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生意淡薄,忽然好學【兼讀荷攝。四、不擇手段】

  上回指出, 「在未有明確演繹方向之前,首先尋找可供選擇的規律。規律,就是選擇中的選擇。」 聽落幾 OK,然而不如意事十常八九,選擇規律同樣不可奢望心想事成。在場景中選擇規律,在畫面中建立規律,是目的;為求目的,不擇手段,前題只是不損人、不損己、不犯法。 吓!漫無邊際,豈不是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