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5月 16, 2021

塘詩三數首

 假如要用一個字來形容近年的攝影潮流,我會選「追」── 追題材、追樣式、追 Like。

追,本來無厚非,然而當發展成為追而不尋的話,就好比練書法只臨帖,臨得再好,跟得再貼,也算不上是書法。反之,要真正掌握書法,就不能老是跟循大師筆跡。假如認為攝影是帶藝術性的話,多多少少就要留一點個人的東西,拍出一點個人的思想感情吧?

日前,為攝影班尋覓適當的拍蝶地點,到松仔園走了一趟,卻遇上了霧雨天。惆悵蝶蹤杳然之際,才醒起差不多有一年,沒有漫無目的地拍攝了。於是,也不管霧雨漸濃,按原計劃往野外研習園走去。

不設主題的拍攝,從來都是很好的練習,若再加上不限鏡頭,總之手上有甚麼器材,就用甚麼,你可能會發現,武俠小說中描寫的樹枝可以當劍使,原來真有其事。

論風景,野外研習園這地方或許不值一哂。花草樹木,品種既不及公園的豐富好看,又缺乏大自然的蠻荒風味。然而就在那兩頭不到岸之間,霧雨中的一個小池塘,雨滴漪漣,凝視片刻,細緻之中不乏意境趣味。這使我憶起孩提時候,曾經在大雨中凝望屋簷下花盆中的積水,驚訝那不足一平方呎的小天地,竟然會是那樣的詩意盎然:漣漪、倒影、翠綠、落葉 ……,自成一隅,彷彿世外桃源,一派靜謐,教滂沱大雨也變得黯然無聲。

dcf-travel-img-43111

dcf-travel-img-43112

dcf-travel-img-43113

dcf-travel-img-43114

dcf-travel-img-43115

dcf-travel-img-43116

dcf-travel-img-43117

dcf-travel-img-43118

dcf-travel-img-43119

dcf-travel-img-43120

dcf-travel-img-43121

「詩前相後」,心境主導拍攝,取景隨心而行,意先形後,未試過的,覺得玄,試過的,覺得妙。其實認真分析起來,這絕非攝影老手們的故弄玄虛。不妨就以一幅簡單平實的昆蟲照來說明吧。

看見了樹上的一隻蟬,攝影新手大都會先想到拍牠個清晰玲瓏,纖毫畢現。技術知識略為豐富的,或者會考慮到選擇光圏大小、正光側光;無論如何,重點在於突出主體。

dcf-travel-img-43127

然而換個想法,不以蟬的自身為切入點,又可以如何?最簡單的,就是稍移角度,並且拉濶畫面,拍入更多的空間。這回是納入一組失焦的枝椏,一方面使空間不至於太過平淡,另一方面,配上標題「蟬曳殘聲過別枝」,似乎也有弦外之音。

dcf-travel-img-43123

再不然,逆光拍攝,近乎單色的畫面,略為凌亂樹枝,蟬聲之殘,更為形象化了。採用後面兩種方法建構畫面,正因為當時想的不是蟬,而是蟬聲此起彼落的初夏氛圍所引發的感想。

dcf-travel-img-43124

一不離二,再看一例,絲網蛺蝶。

dcf-travel-img-43125

dcf-travel-img-43126

前一拍,就不外乎一隻絲網蛺蝶。後一拍,蝴蝶拍的極不完全,然而相片的內容更豐富,想像空間更廣濶。或者有人認為,這蝶影半透的景象可遇不可求。事實確是如此,但若然並非常抱開放的心態,即使遇上類似的景觀,亦大有可能視而不見。

總覺得,這樣的拍攝方法有點像寫詩。景物只是個載體,作者的思想感情,才是主菜。常言道:熟讀唐詩三百首,不會吟詩也會偷。由是看來,閒來無事,附庸風雅讀幾首唐詩,對提升攝藝不無好處。然而偷詩之餘,也別忘記注入情感。「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」,沒有情感,拍花只是花,攝鳥還是鳥,既不濺淚,也不驚心。到頭來,還是離不開追花逐鳥。

相關文章 -
知竹常樂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厭惡其煩,再談曝光 ( 二、EV 曝光值 )

接續上一回,今次講 EV。曝光一詞有多種解讀,EV 也不惶多讓,可能更混亂。 EV,曝光值,英文 Exposure Value 的縮寫。這傢伙本來有清晰明確的定義,算式表示如下: EV = log₂(N²/t) 其中N是光圈(f 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