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光寫影: 向左曝?向右曝? # 4

星期二, 11月 20, 2012

向左曝?向右曝? # 4

不偏不倚

從前文的討論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:應用向右曝光之前,必須先分析主體的高光位,以免高光溢出。但在以下的例子,這結論又即時被推翻了。因為主體近乎剪影,無須計較細節,要著眼保留層次的,反而是作為背景的天空。


再看另一例子。左上方是高光位,但當中不期望可以拍出層次的天空佔了相當部份,需要關心的,反而是檐廊中較暗部位的細節。因此,拍攝時以檐廊外地面的測光為準,即使分佈圖中展示明顯的高光溢出,但卻是完全可以接受。


暫且放下向左或向右的考慮,從以上兩例可見,若要做到不偏不倚地曝光,判斷的關注點並不在於主體或是高光位,而是場景中最需要保留層次細節的區域,姑且稱之為「測光位置」。現今的相機大都擁有先進的測光功能,但不少拍友依然對曝光處理感到困惑,主要原因在於未能掌握如何在拍攝場景中判斷測光位置。

【待續】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生意淡薄,忽然好學【兼讀荷攝。四、不擇手段】

  上回指出, 「在未有明確演繹方向之前,首先尋找可供選擇的規律。規律,就是選擇中的選擇。」 聽落幾 OK,然而不如意事十常八九,選擇規律同樣不可奢望心想事成。在場景中選擇規律,在畫面中建立規律,是目的;為求目的,不擇手段,前題只是不損人、不損己、不犯法。 吓!漫無邊際,豈不是又...